标签:仁义


挖掘内心深处的温暖

挖掘内心深处的温暖

一次次进入小树苗课堂去历练,她深切地明白教育需要仁和义。她和孩子们成了相互的催化剂,她的仁和义让孩子们成长改变,同时也融化了自心的冰冷。


对弟弟说“不”

人们常担心,学道修行后的人会不会变成“软脚虾”。即使遇上不公正的事情,也一昧委屈自己,而失去了该有的热血与公道呢?圣贤的学问是圆满的,一部《五常》就已将应对世间法的圆满道尽。正确读懂圣贤学问,才不会变成拘拘自守的小人儒。


克己复礼行仁义

忠孝礼义、温良恭俭要修的德性这么多,有没有一种德行可以贯穿一切,只要修好这一种德,则其它德性就能自然圆满的呢?问答中张讲师为我们揭开。


克己复礼行仁义

仁义是为了使生活更加顺畅。而且仁义本已在每个人的身中具足了,克制自己的欲望,正正当当的在每个当下存着为他人好的那颗心,才是我们应当遵循的生活方向。


仁义可循迹

实相看得清,大小辨得明,气养的足修行至此就够了吗?飞得高固然是好,但若不能着陆,始终不踏实。放下好高的心,甘愿接受功课,甘愿规范行仪。让圣贤传下来最精粹的文化能够着陆,让仁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迹可循。


仁与义

既然义是为了仁而设,那么提倡仁就好了,人人行仁社会不就和谐了吗?说这个话的我们,可能只看到了表象,看不到隐藏在”仁”的外衣下,令人忧心的诟病。


浩然之气什么感觉?

经典听多了,有些词汇已经耳熟能详,但并不表明说得头头是道就是身内有道,语言文字如何化为内在的真实感受呢?还需要切实练习才能真正内外合一。


心中无物,亦或有物?

每周四晚上的国学讲座,常常都有精彩绝伦的篇章。上周的孟子—告子章句篇,句句触及修行误区,段段直指众生之迷寐。闻者无不恍然惊醒。人世间什么事大?什么事小?事理要圆满,取大舍小的智慧尽在《孟子》,不可不得!


辨忠

这是一个讲究平等与个性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忠”这个字,似乎有点为现代人所轻视。这其中有一个大大的文化断层,才导致了我们对”忠”的深切误解。文章作者对照经典,结合生活,发现以往对”忠”的种种误解,却正是我们现代企业管理,家庭关系最需要补充的部分。


好恶犹在,心向善

心中对外境仍然充满了好恶,习性也还根深蒂固,这样的我们该如何修行?通往圣贤仙佛们高妙境界路,第一步要从哪里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