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孔子


微笑(一)

佛陀拈花微笑举凡修行者都想参透个中玄机。岂不知其中奥妙与儒家思想如出一辙。论语中的这一段,孔子将此最高道法说出,指引后人修道与为人的方向。


名——宣王三石(二)

说到这「名」的执着,古来圣智为名伤身的实在是不少,比如《南华经》里面这一段:孔子谓颜回曰: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孔子对颜回说:当初桀杀他的宰相关龙逢,纣王杀他的叔叔王子比干,(这两个都是贤臣,非常敢于诤谏。)他们因为非常爱怜子民,所以爱民的仁声就更加的扬益。


孔子家语五刑解(二)

有义之人,不会犯上,不会作乱,因此”义”的存在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圣贤教导人的方式从来不呆板不压制,而是利用各种礼仪来规范和教导人心。看不透其中的智慧,而妄论古代封建迂腐,恰恰是现代人的短视与愚痴。


孔子家语五刑解(一)

刑罚条款越来越多,而犯罪却未必减少,人们会去犯罪通常都是因为心中的欲壑难填,在三皇五帝时期,简单的刑法只是用来设防,真正教化民心却是用各种的礼教,达到制五刑而不用的至治境界。本报将分期摘登其中两篇,让我们可以瞻仰到圣人智慧的光彩。


陈蔡绝粮(五)

上期讲到君子无忧,因为君子坦荡荡,虽壮志未成也能乐其意。在顺境下说这些固然容易,可当时提问的前提是孔夫子他们被官兵围困,断粮七天的情况下,亦能无忧,这种境界才是凡夫所望尘莫及的吧。本期为本篇故事的结局,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陈蔡绝粮(四)

上回讲到孔子在绝粮七日时,还有心思关心徒弟们的学问是否巩固,考问了两个徒弟子贡和颜回,问他们在如此危难时刻怎样看待圣人的学问?问过之后高下自分,也让我们学到了生动的一课。接下来这篇是子路问孔子的问题:君子亦有忧乎?


陈蔡绝粮(三)

上一回讲到:孔子答复了子路对圣人仁德学问的质疑,圣人学问的真实高低与否,并不可以用外在的情境来衡量。子路明白后,孔子又相继叫来子贡和颜回,问同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圣哲是如何理解以及与孔子对答的呢?


陈蔡绝粮(二)

上一回讲到孔子与众弟子被围困在陈蔡相交的地方,绝粮七天。大家都已经饿到病倒了,孔子却还在关心徒弟们的学问是否通透稳固。先叫来子路,问他怎样看待自己做学问做到如此沦落地步?这一问,招来子路满腹不满和怒火,质疑孔子学问有问题,不是真正有仁德,否则怎会不符合天地的因果定律,而招致灾殃呢?子路问完了,发泄完了,下面轮到孔子回答子路的质疑了,这是很好的一课,让我们一起来看。


陈蔡绝粮(一)

经典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之所以能流芳千古,是因为通过故事映衬出了真理的存在。本篇故事就是孔子传道生涯中较为有名的一篇,全文较长,本报将分期刊登。


三八就是二十三

颜回与孔子的一则小故事,尽显至圣先师在事理上的圆满与智慧。明明看似正确的答案,怎么老师偏要判错呢?这其中的深意,正是值得我们终生学习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