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蔡绝粮(二)

       子曰:由未之识也,吾语汝,

       孔子说:哎呀!你学问还是没透彻,我来告诉你

       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

       我们来看看历史,不是说只有我孔夫子而已,积德怀义今天还落魄至此,难道是我的仁义不纯熟吗?来,现在举一些历史典故来跟你说,你以为仁者一定被人信用吗?或者仁者一定被伸张开来吗?”信”跟伸展的”伸”同一个字,因被信任而得以伸展开来,就是这个”信”的意思,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伯夷叔齐是古人,是每个人都称赞的一对兄弟,非常非常的清廉,而且非常的有仁德,他们何必饿死在首阳山呢?有仁德的人,仁德是一回事,而命运一定会给他在这个现世报里面的财富、名利吗?只要你有德性就给你最好的吗?不可能的,为什么?因为老天还有一个不成文规定,就是想到就要来考考你,你得搞清楚呀。

       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

       你以为有智能的人一定会被采用,那么王子比干,比干是纣王的叔叔,纣王的爸爸跟比干是兄弟,纣王的爷爷就是帝王,所以叫做王子比干,王子比干是最有智慧的人,在那个纣王的时代,为什么他的心被剖了呢?有智慧是一回事,考验到的时候,生死交关,要你交出性命看看你的气节的时候又是一回事,

       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

       关龙逢是谁?夏桀最忠诚的谏臣,诤谏的臣,他是很骁勇的而且忠心耿耿,夏桀这么坏他还是不断诤谏,诤谏太多了结果就被佞臣进谗言,就被设计杀害掉了,他那么忠,你认为忠就会好心得好报?

       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

       你以为忠心耿耿去诤谏的人,赤胆忠心的人,你的帝王就会听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伍子胥也不会被杀,伍子胥就是吴王夫差的将军,他劝吴王夫差要拒绝越王句践的求和,并且诤谏他不要再伐齐了,不然的话你兵分两路应付不来的,结果又被佞臣设计赐他一把剑让他自刎。伍子胥自刎之前就跟旁边的人讲,等我死后把我的首级割下来挂在墙上,我要亲眼看如我所料,越王的兵会从哪一个城门攻进来,你把我挂在那个城门。结果真的,大家知道伍子胥死之后,兵马马上进来,而且从他那个门进来,伍子胥的眼睛炯炯有神就盯着,我跟你谏过了你还不听,肯定他会从这里来的啦,结果呢?事情一如他所料的就发生了,你看他那么忠心耿耿最后杀了没?还是杀了,孔夫子为什么举这几个给子路听听啊?历史以来,你们以前认为最有仁德的人,下场也没有比我好,我现在还算不错。

       夫遇不遇者,时也,

       说遇不遇是指什么?指才干有没有被认同,有没有人家请你去执政,有没有把政权交给你,能不能碰到知己呀?这是”时”,是时机呀,一个圣贤,要碰到明君,圣贤才有办法去治世,圣贤没碰到明君叫不遇时,可是这不违背你是个圣贤,不是一定要有位置给你做,去发挥才叫圣贤。所以圣贤有两种,一种是遇时的,一种是不遇时的。

       贤不肖者,才也.

       至于一个人聪不聪明,才干好不好,这是有关他才气的问题,那是天生的,这两种配起来要有作为就得要非常贤良的才干,并且遇到时,如果你非常的贤良可是不遇”时”,会不会有很好的作为出来?做不出来的。如果你没有贤良的才干,但是遇到了”时”,那有什么用?还是没用。所以要有作为必须要有两个东西配,一个是有才干、勇气、魄力,再加上”时”,所以这个”时”很重要,孔夫子为什么叫做”时圣”?就是特别了解这个”时”,特别了解不是创造得出来,是他特别懂得顺应这个”时”

       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

       说君子博学深谋但是却碰不到时,就像刚刚那个伍子胥不是生错时代了吗?他如果生在尧舜的时代,肯定被重用而且得到福报。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这么多,不是只有我一个,因为刚刚子路一直质问孔夫子说,我想你的仁德不纯熟吧,你的”仁义”大有问题吧,不然你怎么会落魄至此?孔夫子说不是只有我,大家都认为的仁德智士也都是这样,很多。

       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这两句话真的特别好,掷地有声。应该写成门联挂在墙上。他说:芝兰最香的兰花,生于深林,在人迹罕至,人迹根本没有到的地方,根本没有人欣赏的地方,那个最香的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不会因为人没有来看我就懒得芬芳,等人家来看我才绽放出芬芳。各位你是不是这样?社会上很多人在人前的时候特别像个人模样,人后呢?他就懒得绽放出气节的样子,还不如这一棵兰花,这两句话真的很好,芝兰不会因为没有人欣赏而不芬芳,有气节的人不会因为陷于困穷而改节

       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君子修道立德主要就是修道立德,在自身上顺应各种环境下,去磨练出我的德性,不会因为外在的得得失失而去改节。子路指责孔子,想必外在一切都遂顺之后他才要承认孔夫子是有德性,那这样说来子路不是太现实了一点,不是太势利了一点吗?还有什么资格当圣哲?要修道就是道跟德俱足于一身,而不论外在功业是不是能成功,因为功业成功要看有没有遇到”时”,即使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智慧的人,当那个”时”一离开的时候,你什么都不是,你信不信?

       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

       一个事情做不做这是属于人事的,交给人事。至于死生,生能生多久?甚么情况要死?这是命运的安排,死生富贵这是命运的安排,你必须认清这两个,世上有两种事情,一种是人可以努力的,一种是命运安排的,做不做,是人可以决定的,快不快乐是你可以决定的哦。成不成功呢?大半是天决定的,你以为你做一定会成功吗?当然成功是一定要去做,但是做了不一定成功

       是以晋重耳之有霸心,生于曹卫,

       晋国的晋文公,重耳就是晋文公,在做公子的时候,他因为在皇宫里很复杂,就逃难到曹国跟卫国都待过,晋文公在逃难的时候还是一个公子而已,他就有那个称霸的雄心,从甚么时候开始的呢?从最落难,落难到曹卫的时候,才发出想要成霸的雄心。人往往是这样,越到谷底的时候越有冲天之志,如果重耳当时没有逃难,没有到曹卫贫困交迫的时候,坦白讲他会不会有以后想要成霸的决心?产生不出来的啦!后来也就不会有晋文公,所以老天爷要培养晋文公成为一个霸主(五霸之一嘛),那就要给他落难。

       越王勾践之有霸心,生于会稽。

       越王勾践他称霸的雄心从什么时候上来的,就在会稽的时候,他打仗打输了,被吴王夫差抓去当仆人,就是在会稽的时候。把他关着,整天就扫鸡粪扫狗粪、猪粪,从那个时候他才内心里发出一个壮志,我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打败吴王,要雪耻复仇,然后我要成为霸主。这个意思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最穷困的时候,往往才是萌生出生机的时候,所以你不能瞧不起一个人在困穷的时候。话说回来,现在外面重兵围困之下,大家饿得半死,然后孔夫子还在那边拉弦,在子路的心中认为,这老人真是不知羞耻,肯定是这样想的,我们都危困至此,他还有脸在那边唱歌,就是为了你我们今天才这样的。孔夫子现在给他回答就是说,不要看我穷困,你怎么知道我穷困不是萌生了一个什么东西出来呢?

       故居下而无忧者,则思不远,

       在下位已经到最谷底了,你还不懂得忧愁,不懂得奋发,那个忧是奋发,那你想得就不够远。

       处身而常逸者,则志不广,

       常常都处在长期安逸的状态下,那这个人志向就不会远大,不会有那种冲天之志,安逸的人很难有冲天之志,冲天之志都是从贫困的小孩生出来,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事情,富二代都没有什么冲天之志,他的冲天之志就是说饭店要盖更大,电动玩具场要盖更大,这个不叫冲天之志啦,古人所谓冲天之志,是救国救民的,都是从最困苦生出来的。

       庸知其终始乎?

       你怎么知道天道的安排,天道的终始是怎么回事?这在讲什么?就是说你哪里知道我现在的困顿跟重兵的围困,跟你们的贫病交困,不是另外一个丰功伟业的开始呢?你怎么知道我现在不是那个越王勾践在会稽或者是晋重耳在曹卫呢?孔子用这段话来回答子路。然后呢子路这个人也很讲理,听一听觉得有道理,我刚刚似乎错怪了我的师父。

(孔子答子路后,又将考问哪个弟子,将有怎样更为精彩的对答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来自电子报第三十六期

陈蔡绝粮(三)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