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故事集


常问“是个什么”?(上)

有样东西“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常常问自己“是个什么?”也能开悟哦,试试看吧今天的公案,讲的是古代的一位修行人,住在成都府的范县君(县君是古代妇人的封号)。范县君很早就寡居了,但是她一心向佛,坚持习禅,常坐不卧,很是坚定。


常问“是个什么?”(下)

上文讲到,范县君得圆悟克勤禅师指引,常问自己“是个什么?”竟得开悟,亦体会到一直苦苦寻觅的东西,原来如此切近!讲到“切近”的问题,令人想到另一则公案——有三个和尚去云游,他们想要去径山寺,途中遇到一个老婆婆,


义怀禅师:扁担忽断得开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本该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可义怀禅师满怀期待的去求法却遇到了无厘头的老师。并且一再与机缘擦身而过,终因一根扁担得以开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


胯下一压得开悟

“祖师西来意”是禅宗第一等公案,禅宗学徒都以参究“祖师西来意”为时尚,历来为人所乐道。从字面看“祖师西来意”即是“达摩大师到中国来的意旨”,实际上它是指达摩所传的心法。


丙丁童子来求火

在参禅过程中,多知多解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当一则公案拿到跟前,往往会不自觉地从知见上作出种种自以为是的解释,从而不肯实际去参究,还自以为悟了,这叫做“自塞悟门”。 金陵报恩院有位玄则禅师,他开悟的因缘颇耐人寻味


微笑(一)

佛陀拈花微笑举凡修行者都想参透个中玄机。岂不知其中奥妙与儒家思想如出一辙。论语中的这一段,孔子将此最高道法说出,指引后人修道与为人的方向。


休息,休息一会(五)

原来,孔夫子并不是处处都不让人休息。而是用无比的宽阔的心胸,指引众生事事可以乐在其中,时时可以休息长养的生命的终极方向呀。


名——宣王三石(二)

说到这「名」的执着,古来圣智为名伤身的实在是不少,比如《南华经》里面这一段:孔子谓颜回曰: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孔子对颜回说:当初桀杀他的宰相关龙逢,纣王杀他的叔叔王子比干,(这两个都是贤臣,非常敢于诤谏。)他们因为非常爱怜子民,所以爱民的仁声就更加的扬益。


休息,休息一会(四)

子贡所有想要借由去做其他事来逃离学习、放松自己的想法都一一落空了,那他还有路可走吗?当然有,本期孔夫子讲述了一则史上最有深意的冷笑话。


休息,休息一会(三)

交交朋友,种种地,这样悠闲惬意的生活,总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吧。还是不行为什么?因为里面蕴含着利益他人、生养万物的大道,何敢轻慢?又怎能用休息的心境去对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