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支招: 怎样不多疑,也不容易被骗?| 阳明心学探秘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常说“人善被人欺”,在处世中,怎样既宽阔善良又智慧通达,阳明先生给我们支招啦~

       《王阳明传习录》原文:
       来书又有云:人情机诈百出,御之以不疑,往往为所欺,觉则自入于逆、亿。夫逆诈,即诈也,亿不信,即非信也,为人欺,又非觉也;不逆、不亿而常先觉,其惟良知莹彻乎。然而出入毫忽之闲,背觉合诈者多矣。不逆、不亿而先觉,此孔子因当时人专以逆诈、亿不信为心,而自陷于诈与不信,又有不逆、不亿者,然不知致良知之功,而往往又为人所欺诈,故有是言;非教人以是存心,而专欲先觉人之诈与不信也。以是存心,即是后世猜忌险薄者之事;而只此一念,已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不逆、不亿而为人所欺者,尚亦不失为善,但不如能致其良知,而自然先觉者之尤为贤耳。

人际交往的困境

       阳明先生学生欧阳崇一问了一个常常使我们困惑的问题:

       世上到处有机心狡诈的人,如果我们对人持着相信不怀疑的态度,往往很容易会被欺骗;可如果我们一直怀着警备的心去揣测去设度,又往往把人想得很差,想得很阴险。

       这个“逆、亿”的话题出自于《论语》的宪问篇里面,原文是这样: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孔子说:“不常揣测别人,逆料别人的险诈,人家还没说话做事,就料定别人不诚信,不这样做的。即使有这样的先觉,我们还是宽宏以待,这才是贤者。”

       这样地用小人之心去料度别人,也是很虚伪很狡诈,本身也是不信实的一种表现。可对人对事蒙昧无知,常常被骗也不是个有智慧的人啊。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要不就是没有智慧,要不就是常怀忖度别人的心的真是大有人在。

       这其实是我们为人处事的一个困境:

       相信别人,容易被别人给欺骗了;先去揣测他人,自己本身也是伪诈,没有待人的真心。这该怎么办呢?

怎样才能智慧通达?

       阳明先生说,我们不去揣测别人也许处处有着狡诈的心机,这样会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弄得虚伪狡诈,而且我们又能以宽阔的心量客观地对待。能够知道这个事实真正发展的情况,以宽阔的心量以待,怎么来我就怎么应对。人总是要有一点慈悲宽厚,慈悲宽厚又要不被欺骗。想要心里了然清楚对方,能够认清事实,不会被骗,可又用不着时时提防着愧对自己的良知,只有良知非常晶莹剔透的人才能做到。

不多疑,也不被骗

       孔子之所以说这个话题?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心思陷于诈与不信,料想别人的虚伪狡诈,整天的存心都这样尖酸刻薄,处处设防,其实我们也同样是个虚伪狡诈的人。

       又有另外一种人,相信别人都是善良的,以不怀疑人家为德性,所以他不去逆料别人的虚诈,也不去揣测别人诚不诚信。这种是没能“致良知”、心胸不宽阔、没有能耐弄清楚明白的人,往往容易为人所欺诈,常常被骗。

       所以孔子就要讲这段话来帮我们分析与厘清,而不是教我们先要揣测别人的诈与不信,不是这个意思。

正直的心就是答案

       如果我们整天在揣测,这是心思险恶的人才干的事情。以着这样狭隘险薄的存心,是没有办法进入尧舜的仁义礼智信之道,离开慈悲宽阔、廓然大公已经很远了。

       虽然不去揣测别人,结果被欺骗了,这尚且算是一个善良的人,但是比起能够致良知、清楚明白、自自然然就先觉的人,还远远不如啊!

       当一个人心地光明,良知良能就会显现,这样就能以宽阔的心量去应万变,智慧通达。

       事情怎么来该怎么变,其实也不必太多的准备,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用正直的心去反应而已啊!

——本文来源:张庆祥讲《传习录》(喜马拉雅12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