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大学问(七):继"焚书坑儒"后失传两千年的"格物致知"的真义终于重揭于世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修身的大学问的代表作《大学》中的最核心的“格物致知”一篇,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焚毁了,导致了“格物致知”的真义的失传,之后又遭逢后世大儒朱熹错解,让这一大学问被误会了两千多年!那么“格物”的真义究竟为何呢?本文千万不可错过!

被误会至今的“格物”真义

       《大学》是孔夫子讲给曾子听的,曾子怕其中所隐含的浩瀚义理被后人所误解,因此就把其中比较重要的名词加以补述,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传十章》。但是这十章之中最重要的“格物致知”一篇,却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给烧了,导致“格物致知”的真义失传了!

       两千多年来,朱熹尝试解之,却解错了,把“格物”往外解,说要“格尽天下物”才能诚意正心。王阳明发现了朱熹的错误,在《王阳明传习录》里做了正确的解释。可惜的是,虽然朱熹晚年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可已卧病在床,且当时满天下都是朱熹的学生,阳明先生也是只手难回天了!

       所以至今在学校教科书里所学到的《大学》的“格物致知”,沿用的都是朱熹自己也认为有问题的解释方式!现在,大家不妨百度一下,输入“格物”,百度里的解释是:格物,意为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格”在此有“探究”之意。~~呜呼!

那“格物”的真义究竟为何呢?

       打“马”还是打“人”?

       为什么朱熹穷究万事万物的格物之理是错误的呢?因为朱熹把方向搞错了。好比一个人坐在马上,这匹马正在不听话地到处乱跑,这时你却指责说人在到处乱跑,各位,不是人乱跑,是马乱跑。

       这个“人”就好像是我们的头脑思维,大家都知道要诚意要正心,说好话做好事,可为什么却做不来?因为我们的内心就像这匹脱缰的马,它不听我们思维的命令,心里面不净的因子使我们有不好的言行。这时是该打“马”还是打“人”呢?大家都清楚,马才是关键,所以不要把方向搞错了。

       《六祖坛经》里有一则故事:一个和尚七岁出家,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他来拜见六祖请益,但见到六祖行礼时却头不至地。六祖一看就说:“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看到这儿,大家都知道这个和尚心里明明白白充满着傲慢。

       又好比,一个情况跟你差不多的同事获得升迁而你却原地不动,虽然你也很想真心地祝贺他,却又做不到,心里的吃味嫉妒是自己再明白不过的了,这时就说你“心中必有一物”。这傲慢、嫉妒是心里的感觉,不是一个想法。

       在第五期《给我一个支点,能翘起整个地球;找到这个枢机,能串起整个大学问!》一文中分析得很清楚,若不从内心的感觉着手,所有千经万典是无法弄明白和体悟得来的。

“格物”的真义

       《大学》里面说我们修身先要正心,心缩小范围是意,我们这一刻内心的情绪、内心的情感、内心的喜怒哀乐,不断涌起的各种心念感受就是当下的“意”。每个当下的意诚了,我们的心就正了。诚意先要致知。

       在上期我们讲到,致知的“知”指的是内心的感觉,《大学》说“致知在格物”。一般我们的“物”, 外在的事事物物是“物”,内在的好恶情欲也是“ 物 ”。“心中必有一物”、“致知在格物”的“物”,指的是心上的物,心头上的一个歹念、一个正念都可以称之为“物”。

       佛家把一个人“不正的感觉”叫做妄念,叫做无明。《大学》的“格物”,正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就是心物格除后,内心只剩下真觉,坦荡无私我,也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

       为什么格物是以格心物为本呢?俗话说“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对一个人来说,格外物容易,格心物难。仔细想想,外在的万物本来不能影响人,但外物若化为心中的感受、心中的欲望、心中的情绪起伏便能影响人。因此格物要以格正心物为本,而格正事理之物为辅。

       “格”是格除、使之归正的意思。去除歹念叫做“格”,持守正念也叫做“格”。因为致知的“知”是内心的感觉,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格物就是格除心里不正的“知”,也就是内心里不正的感觉。

       佛家把一个人“不正的感觉”叫做妄念,叫做无明。《大学》的“格物”,正是六祖说的“本来无一物”,就是心物格除后,内心只剩下真觉,坦荡无私我,也是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

       “格物”如此重要,“物”要怎样“格”,怎样在我们身上才能做得来呢?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修身的大学问(八)》!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222、223集

修身的大学问(六):修身千里行,从当下的感觉起步

修身的大学问(八):要得到内心隽永的自在安宁,诀窍在这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