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好朋友的信—-关于黄庭禅课程的感悟

分享者:夏迪

亲爱的××:

       6月4日-7日,我去参加了黄庭禅的禅修班,收获非常大!除了老公,我第一个想分享的就是你啦,真希望你也能找机会去感受这种快乐和欣喜: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路,愿意无怨无悔地走下去的路!老公说,他坚信,只要有黄庭禅,今后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痛苦都不怕!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呢!

       事实上我去年4月份就去参加了广州举办的初阶黄庭禅班,但当时的我有种抵触情绪(是老公坚持让我去的),对自己的很多观念还非常执着,再加上一些客观原因,所以上课效果很不好,基本没有什么身体上的体悟感受。

       你知道的,最近这一年多来我的情绪非常不好,经常失眠,人瘦得不行,常觉得气不足,甚至有时觉得工作都无法支持下去了。为了自救,我象溺水的人一样,拼命看各种各样心理学的书、身心灵的书、佛法的书,也一直坚持在开车时,听黄庭禅主创人张讲师讲解的“六祖坛经”和“金刚经”,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很多旧观念逐渐在瓦解之中,理论上知道了,所有的情绪或痛苦其实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外面的问题永远都会有,但解决的途径却可以从自己的内在找,是自己的习惯性思维、习性、潜意识让自己一次又一次跌进情绪的漩涡而无力自拔。

       然而,虽然在理论上接受了,但自身的情绪的问题、身体的问题、失眠的问题和亲人沟通困难的问题仍然一天天地恶化,我几乎要失去坚持下去的勇气了!

       于是,这一次,在网上看到珠海举办黄庭禅的初阶和二阶班,我就自己去报了名,下决心给自己一个完完整整的的时间,试试看,能不能找到一条能解脱的修炼的路。

       这一次,是我心甘情愿,全心投入地参加了整个课程,无论是打坐、站桩、活动体验还是理论课,我都非常认真的去体会,积极去请教困惑,甚至积极去上台分享自己的感受(你知道,我一贯不愿意当众去讲话的,不愿表现,其实,也是怕出丑)。

       整个的学习过程,一次次的体验课程,让我一步步感悟到:人的情绪来自胸中黄庭气血的变化,无论是身体的痛苦还是心情的痛苦其实都源自那一方黄庭的气血变化,它本无好坏,却因为我自己的好恶知见攀附而以之为痛、认之为苦。

       我终于体会到:身体的感受和外在情境的变化其实可以和心情无关,过去的我,让外在的事件、自己的成见牵着鼻子走,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痛苦,而事实上,痛只是气血在涌动,当我敞开胸膛,去觉察那毫无善恶好坏的气血,想象着那些气血只是一群刚下课,面带微笑的小学生涌向操场(我的黄庭)时,那痛苦的感觉真的就不在了!我在课堂活动中,在痛哭伤心的当下,一次又一次实验,一次又一次验证了这个真相!我终于了解:练习黄庭禅,我可以依靠自己,就能从情绪的痛苦中得到解脱!

       这对我来说,真是一道希望之光,一下子就把那原本黑暗的世界照亮了!

       这一次的学习班上,我遇到了一对去年4月份一起在广州上课的50多岁的夫妻,他们让我更坚定了学习黄庭禅的信念!

       这对经常手牵手散步的恩爱夫妻在去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时,那位先生分享时提到他因为身体不好,毅然提前退休,到处寻师访道,希望能寻找修身养性之道。他和我们一样,是学理工科的,坚信科学,对传统宗教怀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质疑。当时的他们,面色苍白、身体孱弱、忧心忡忡。那位先生身患极其严重的肠胃病。

       但是,你知道吗?这一次我见到的他们,简直和一年前判若两人呢!他们脸色非常健康红润,每个课程项目,都能轻松坚持,态度安详沉着,总是面带微笑。

       我和那位夫人在同一个小组,私下里请教她,我才知道,原来,从去年4月份开始,他们夫妻就一直坚持练习黄庭禅,每天打坐站桩2个多小时,他们互相督促,期间还专程去了一趟台湾的黄庭禅中岭山禅院重修。夫人告诉我,她过去身体一直很差,因为更年期的缘故,脾气也不好,经常无缘无故发火,现在很好。我在她的脸上,始终看到的都是安详和宁静,几乎有一种光芒一直笼罩着,看着她就让我心生喜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黄庭禅修炼对身、心两个方面的双重疗愈作用。

       不止是他们,好几个修炼了一两年的义工都亲口告诉我,黄庭禅的修炼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体质和生活,有人甚至说,修炼救了她的命。这些义工都是自费去服务的,他们是那么的诚恳和真诚,让人信服。

       这是黄庭禅的网站,http://www.htz.org.tw/,有时间上去看看吧,要是有机会,如果北京办班的话,真希望你也能抽空去参加!真的非常非常好! 张讲师说,黄庭禅是个练习题,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包括每天打坐站桩,经常内观,才能进步。我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练习下去!

       希望下次再见,我能带给你一个惊喜,一个身心健康、更好的我!

夏迪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二十四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