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耕读乐活的真正内涵?

        学生问:请问讲师,什么是耕读乐活的真正内涵?您为什么要提倡耕读乐活?

       张讲师答:“耕”简单地说就是耕种,农夫亲自动手去翻地、播种、除草、收成,统称为“耕”。民以食为天,自己要吃饭就得付出自己的苦劳去耕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个“耕”字不一定指农夫而言,广义地说,在这世上任何行业,只要是自己认真付出心力、苦劳,去换取应有的收获,都可以叫做“耕”。

       什么是“读”?一个人只要亲自去付出,整个耕耘的过程都可以增长见闻,可以历练心性,这就是“读”。“读”就是历练,历练出一个经验、一个哲理、一个学问,甚至觉悟出自己的心性来,这才叫“读”。把古圣先贤所遗留下来的哲学,运用在你当下的心性中,不断地透过真实的生活去体验、去内化、去印证,叫做“读”。 “读”不只是阅读,也不只是朗读、诵读。诵读完了就丢,有口无心,这也不能叫“读”啊!记得蔡琴有句歌词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我想作者这句话的意思可不是一直念他的名字而已,而是他心心念念正在回想与他相处的过程,那刻骨铭心的感觉就好像此刻正在经历一样,这才叫做“读”。就好像我们在做一件事情,在研究一个学问,或在体会一个禅法,这过程是那么的渴望,不断地绞尽脑汁去追寻、去体会、去揣摩,这个过程才叫做“读”。《心经》你读过多少遍?读是读个什么,读那二百六十个字吗?还是想要读出你的真心来呢?读了那么多遍,总是有口无心,跟你的心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多可惜呀!

       古人说要“用心”,但现在的人其实只知道用脑袋。心是感觉的领域,脑袋是思维的领域,两者是不一样的,好比说你煮的东西好不好吃?这要用你内心的感觉去衡量呀,要不然怎么知道好不好吃呢?吃下去心里舒服,你就会说好吃;吃下去心里不舒服,你就会说不好吃,你在试吃时,所用的是脑袋的运算,还是感觉呢?这您得亲自试试才知道,好比加盐巴要多少才刚好,这不仅是要用嘴巴去试,更重要的是喝下去的当下,心里舒不舒服才是关键啊!这个内在的经历、内在的心境,才是“读”的所在。“读”字可深可浅,有好多重的意义。比如做人该坚持的义理,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练习,永不放弃,这也叫做“读”。而拿一篇文章来读读,是最表面的“读”而已。

        什么是“乐”?贪图安逸、满足欲望的“乐”都非常短暂,不是真正的乐。因为这种乐忽得忽失,时有时无,失去时倍感痛苦,这种乐往往是苦的来源。一个人必须在浮躁、痛苦、烦恼的当下,竟能体会出隐藏在本性里的安宁,那才叫真乐。

       什么叫“活”?能够养得一身的浩然的正气,精气神畅旺无比,一身正气身中畅行无阻,这才叫“活”!“活”字怎么写?舌头旁边生出个水。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正气往往比较充足,这种人打坐非常容易定静,静极则生阳气,此时这股阳气化为舌头下的甘露泉涌不止,这甘露不仅滋养着一个人的肢体百骸,更让精气神得以不断地净化升华,让这个人精神永远畅旺,无论干什么事都觉得很带劲,去哪里都觉得有趣,像个小孩一样,这就是“活”。“活”是叫你干什么都愿意、都觉得心甘情愿,都觉得很有趣。为什么有人做一点点事都拖泥带水,都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这就是心快死了嘛!为什么心会半死不活的呢?因为精气神先枯竭了嘛!为什么精气神枯竭了呢?因为嗜欲嘛!生活无节嘛!结果必定是半死不活的。活跟死是相对的,好比我派小孩子去做个什么事,那小孩总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这就是“活”。你看那小孩生活了无牵绊,动作很敏捷,举止很轻便,做什么都好奇、快乐,这就是活。如果一个人精气很衰败,身体很差,勉强做个活,最后依然是半死不活的。真正“活着”的人,就是早上起床很喜悦,一点也不昏沉,一想到今天可以做什么事,就很开心,这种人不会怕困难,不会怕苦劳,永远跃跃欲试,这就是“活”!

       农夫耕田是非常踏实的学问,也是非常深邃的学问。因为观察大自然的植物生长,是最容易体会“率性之谓道”的学问,这可是个大学问,不是小学问。孟子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观察作物的生长契机,使作物各畅其生,就是在率万物的生生之性。能“耕”万物的生生之性,就可以“耕”自己的生生之性。《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观察大自然的生息之道,进而尽人合天,这便是修道的最高极则,也是世上最快乐的事。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五十一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