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着习性全情投入,才见别样风光

作者:林宇玉

逆着习性全情投入,才见别样风光  在小树苗内心成长营当小队老师,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既没当过老师,当孩子的妈妈也觉得捉襟见肘。

  我的孩子每参加一次小树苗课程后,小队老师每周都会与她通一次电话,与她聊聊天,看到孩子拿着电话畅所欲言、无所不谈、神采飞扬时,我总很好奇孩子为何那么信任小队老师?她们之间的信任是怎么来的?看到小队老师对我家孩子的付出,我衷心感谢!而我呢?我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呢?我又有没有时间每周都与小朋友打电话,像他们这样付出呢?报名小树苗志工时,我总会跳开小队老师这一项,选择逃避。

  然而在培训中,张校长说,要当一个土志工,一个默默工作的志工,一个不挑工种的志工。来当志工,就是心甘情愿来历事练心的,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去……及时补位。对,我为何要挑工种呢?我为何要逃避当小队老师呢?是不是我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忘记来当志工的意义所在呢?

  记得之前看到张校长在《心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一文中讲到:宽阔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说只为自己好,那个气是很拘逼的;如果放弃只为自己,要为家庭好,发现里面的气宽了一节;如果不只想着自己的家庭,是为社会好,为更多人好,发现里面的气又宽和了一节。

  对,没错,当我把关注点只落在为了自己的小孩成长之后,心是紧的,气是弱的;当我的关注点放在学校的孩子时,心开了一些,气也充盈了一些;如果想着我们是在培养二十年后成千上万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栋梁时,这个心念一出来,感觉整个胸膛是非常开阔的,鸿鹄之志让心中的气血立马正起来。相比之下,以前那种逃避正是一种私念如一物阻碍着气血的流动。带着这样一份开阔的心胸欣然接受了当小队老师的任务,当然内心仍有一丝忐忑和不安。

  就在孩子们入营之前,辅导长带着我们做了一个游戏,让我们两两背靠背,不借其它力量一起站起来。这个游戏当中,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充分地全身心地投入地去感受对方,信任对方,力量就集中了,就可以轻松地站起来,坐下去。也就是我们在陪伴小朋友时,要更多去关注他们的需求,关注他们各种状态背后的原因和情感,这下让我更明白了,不要带着自己的情绪去面对孩子们,也不要有自己的预设假想。这一下我又多了一份力量。同时,我与队友之间也需要建立起这样信任的力量。

  两天下来,我带着这样的心念面对小队六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孩子,我用火眼金睛去寻找他们的每个闪光点,他们从我们手里接过一片片小树叶时,那纯真的笑容和真诚的感谢,让我觉得好暖心。

  有一个小女孩,瘦瘦小小的,文文静静的。在第一天的闯关游戏里,看到她对物品的恭敬,配合团队做自己做的事情,在回答问题中,她也思考举手发言,但她与其他小队的孩子没做什么交流。我们两小队老师都留意到她的状态并不是很投入,在第二天的活动中,需要再多留意一下她的需求。

  第二天的早餐过后,小女孩帮忙抹桌子,发现抹布太湿了,擦得不干净,马上去拧干再回来抹。呀,小女孩做事妥妥的,也知道怎么做才有更好的效果,一份恭敬的心就出来了。我将她这份恭敬和改错心写在一片小树叶上,当孩子接过我的小树叶时,露出了腼腆的笑容,当下我的心都化了。

  接着,上午的闯关游戏中,小女孩开始会比较直接表达她的意见了,不再是那种事不关己的状态,对做得好的队友,她会表示出她很欣赏的态度,而看到队长不太称职的地方,她会表示她不满,希望另选队长。午饭前辅导老师又给我们点评孩子们用餐表现的机会时,我把小女孩早餐抹桌子的那颗恭敬心和改过心在全班小朋友前提出表扬和鼓励,我想事情虽小,但是这是她力所能及又做得好的地方,为何不鼓励呢?

  午餐时小女孩主动提出她要为小队的饭桌做些什么……我发现她的笑容多了起来,而且她还告诉我,下午爸爸妈妈会带着弟弟来接她,她回家之后要立即改掉的毛病是什么……哦,原来孩子这么纯朴,当她感受到你对她的关注时或得到你的认同时,我们与他们的心就连起来了,而这时我们再给予正确的引导,他们也就乐于接受,向善的心也就慢慢地立起来。

  突然我想起了农耕:松土和播种。与孩子心心相连,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打开他们的心门就如松土;将五颗心引导给孩子,让他们向善,就如播种了。

  面对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我开始对他们有点不舍了……一个小男孩还总是跑来跟我挠痒痒,跟我开玩笑,让我“一个世纪后给他打一次电话”或是“千分之一秒给一个电话……”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给我的信任,就是我前行的力量!我会好好去陪伴你们的,是你们让我倍感温暖,如阳光沐浴我的心灵。正因为我打开胸怀去面对孩子们,两天的志工工作,我居然一点倦意都没有。

  如果说,当生活志工是练习对物品的恭敬的话,那么当小队老师就是练习对小朋友的恭敬,练习感受小朋友的感受,练习与小朋友的情感对接,向孩子们学习那颗纯真的心。

  感谢团队给我一次这样的机会,也感谢孩子们给我信任!

  原来,逆着习性去做对的事,便可以见到别样的风光。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六十九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