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心遭遇“拒绝”

作者:心心妈妈

       编者按:小树苗课程的洗礼,让心心一次次“闯关”挑战自己,变得越来越明理、懂事,不仅影响着妹妹,也让妈妈曾经苦恼不已的二胎问题逐渐消失了。可是这一天,心心请大家吃桔子,却遭遇了拒绝,这次他能“闯关”成功吗?

       心心6岁开始踏进了他向往的小树苗课堂。他从懵懵懂懂、顽皮、不守规矩的幼儿园小朋友,经过一次次小树苗课程的洗礼,还有一次次八周功课的陪伴,变得越来越明理了。课程中学习到的“恭敬、感恩、大小先后、心中有他人、改过”的五颗心,也做得越来越好了。

       如今他已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上了小学后,心心觉得自己长大了,也更懂得谦让了。心心作为哥哥的小小变化,妹妹都看在眼里。有一天,我拿了一盘水果给兄妹俩吃,哥哥先拿给妹妹吃,妹妹却拿给哥哥吃。妹妹接到哥哥给的葡萄,马上说:“妈妈吃。”哥哥马上夸妹妹“心中有他人”。这样友爱的画面让我好感动。

当心心遭遇拒绝2

       另外,哥哥很多好的习惯,都渐渐影响到了妹妹,妹妹会学着做。比如每次哥哥吃好饭,都会把碗放到厨房水槽里,妹妹也会跟着做;哥哥每次回家会把鞋子放整齐,妹妹也模仿哥哥把鞋放整齐。小树苗课程不但让哥哥成长了,也影响着妹妹,滋润着我。那些曾经让我苦恼的二胎问题也随着兄妹的感情升温而消失了。

当心心遭遇拒绝3

       有一天,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心心主动提出要跟着爸爸给朋友家送东西。他小小的身驱扛着10斤左右的箱子从一楼到六楼反复地爬了很多趟。这对于不到7岁的孩子,有点超负荷了,但心心一点也没喊累。一趟一趟地送完这家送那家。他知道爸爸在楼下等着,所以当有小朋友挽留他一起玩一会儿的时候,他一次次地谢绝了,就是为了不让爸爸久等。

       后来,爸爸的电瓶车没电了,心心就在后面帮爸爸推车。当天心心回到家时,衣服都湿了,衣服上夹杂着雨水和孩子的汗水,看了让人有点心疼。可我心疼的背后,更多的是欣喜,欣喜孩子的成长,欣喜“五颗心”的种子已经萌芽。

       这天,爸爸陪心心一起去上音乐兴趣班,出发前心心说要带些老家的桔子给老师和同学尝尝。开课前,心心有些扭捏地拿出了装桔子的袋子,有点难为情地问大家:“要不要吃桔子?”没想到大部分人都没有回应,还有些人礼貌地回复不吃。刚开始,爸爸想让心心独自练习表达发挥,后来一想不对:孩子在这个场景下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刚好是习礼教育的好机会。于是,课程结束后,爸爸来到心心身边,拿起桔子递给他,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问他要不要吃桔子。这下他开心了,他一下明白该怎么做了。

       刚好一位音乐老师经过心心身旁,他拿起了一个桔子,恭敬地问老师要不要吃桔子,老师接受了他给的桔子,心心很是欣喜。有了这样一次成功的体验后,他就更有勇气了。他对在场的每个人都恭敬地递上桔子,问他们要不要吃。有的成功,也有人说不要。回家后,爸爸把这一经历在小树苗的家长群做了分享,在辅导长的支持下,针对请吃桔子被拒绝的事,跟心心进行了一场父子对话。

       爸爸:“心心,你送桔子给人的时候,有几次被拒绝了,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心心:“感觉有点不开心。”
       爸爸:“宝贝,当别人拒绝你的时候,你觉得会有哪些原因呢……”

       就这样,心心和爸爸交流之后,对于被拒绝的原因,列举了如下的可能:
       1. 对方不想贪便宜,我是小孩,别人尤其会觉得不好意思;
       2. 好多都是陌生人,会觉得不好意思;
       3. 爸爸提醒心心拒绝的人会不会是因为害怕?心心说一般不会,因为他是小孩又不会下毒;
       4. 别人会觉得这桔子不好吃;
       5.天气凉,对方觉得冷,而桔子又比较凉。

       设想了原因之后,爸爸又和心心做了总结~
       爸爸:“当你想到了那么多对方拒绝你的可能性,现在心情是怎样的呢?”
       心心 :“现在好多了。而且对方当时的心情也可能是开心的、害羞的。”
       爸爸:“那下次去请别人吃桔子,除了恭敬礼貌,我们还可以多说一点什么或者多做点什么,能让别人能打消顾虑,减少拒绝情况的发生呢?”
       心心 :“我还可以再温柔一些,说:‘叔叔,这是我老家外婆种的桔子,纯天然的,甜甜的,很好吃的。’”
       爸爸:“那你觉得这样做符合小树苗里教的哪颗心啊?”
       心心:“心中有他人!”

       就这样,在辅导长的支持下,心心爸爸和孩子做了一次现场版的“心中有他人”的练习。这再次让我感受到:我们和孩子若能想到对方的难处、不易和优点,心就会变得柔软下来,也能更轻松地从情绪中的困扰中走出来。

       我在小树苗微信公众号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印心:孩子的心是全打开的,只要我们的教育用对了方法,他们的变化就看得见。张讲师讲教育时,曾引用《孟子》中的“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这句话在心心身上得到最好的验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