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误解

张庆祥讲师

       学生问:讲师您好!“知行合一”是指人的认识状态,还是人的原始状态呢?是通过练习就能回到的状态吗?还是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觉知到了,就要去行才能做到呢?这不又回到头脑中了吗?怎么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谢谢您!

  张讲师答:“知行合一”,指的是一个人心念发动剎那的原始状态。这功能是本性里所俱足的。也许你会追问:“那么好人是知行合一的,坏人也是知行合一的吗?”是的,圣贤也好,一般人也好,都是知行合一的,所不同的是,圣贤是好的知行合一,一般人是时好时坏的知行合一!而这又是怎么说呢?一般人的内心有一团气血上来,他一觉知到的当下,就已经习惯性地俱足贪嗔了(当然也有无贪无嗔的时候),这觉知与贪嗔是在一剎间就同时发生了,不是先觉知到气血之后,才又去起个贪嗔的念头的。圣贤也是一样,只不过是,当圣贤内心有一个气血来,这一剎那同时起了一个慈悲的心、宽和的心、勿助勿忘的心。觉知与自在也是同一剎那发生的。因此说圣贤也好,一般人也好,在心念发动那一剎那,知与行都是合一的。

   那么您可能会问,一个人心念发动剎那的原始状态既然已经合一了,那又要怎么选择呢?是的,心念一发知行就已经合一了,但心念未发时,却是可以选择的、可以练习的。好比打棒球吧,当球未碰到球棒之前,打击手可以决定要打击球的哪个点,但等到这棒子已打在球上,球与棒正合而为一,球正要弹出去的剎那,这球将往哪里飞去,是高飞球还是滚地球,已经是个定数了,无可改了。这球与棒互击的剎那,就是知行合一的剎那,就是我所谓“一个人心念发动剎那的原始状态”,这剎那间你的贪嗔习性全部飞跃而出了,已经追之莫及了。

  这时你会很纳闷地说:“那圣贤是怎么打这球的呢?”其答案简单到出乎常人意料的,就是“不打”!他们只是任由那颗球在空气中疾速飞过。仅仅是如此而已,圣贤们就获得了“无分别取舍”、“观自在”的大自在!

  这二者间的差异就在于:凡人在觉知到胸中投来了一个气血的变化球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打击、去用力、去造作,好像不去打它、不去防御它就会很危急似的;而圣贤则总是做一个好整以暇的旁观者,任那颗球由空中划过,任它落在该落的地方。这圣贤看到球的一剎那,他已经“知”了,而同时他已习惯不打这颗球了,这不打的决定就是“行”了,所以圣贤的知行,也是和凡夫发生在同一剎那的。

  话说到这儿,该是您决定下半辈子要怎么选择的时刻了,以后您再看到这一颗颗变化球出现时,是打?还是不打?这是可以重新选择的,虽然忍不住要去打的惯性还很大,您总是对着那气血不断地反击、压制、助长、好恶分别…但那只是个习惯,不好的习惯。然而这是可以透过慢慢的练习而得到恢复的。只是不要动、只是不作反应,您就已经好整以暇地明了心、大自在了,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智者选择气血一上来,觉知到的当下就已经无分别取舍;而凡夫气血一上来就已经反击,已经分别取舍。所以知行的“行”,指的是心念一发出去就是行,而不是行为,行为是更后面的事情了。王阳明为什么特别提倡“知行合一”呢?因为修行必需要在心意发动的剎那用功,而后自然实施到外在的行为,如此才能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如果把“行”解为外在的行为,那么就极大的可能与内心不一致。也就是说,如果知行被解释为两件先后的事的话,每个人的注意力将会放在外在的行为怎么检点,而忽略心念发动的剎那是否纯净,是否与外在一致,这么一来,所训练来的,将是一大批表里不一致的义袭者了。这就是王阳明为什么坚定地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因。

——来自电子报第二百三十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