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有为”之过

郑子“有为”之过  经典引述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道德经·玄德》

  故事来源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离娄章(下)

  张讲师讲解

  《孟子》里的这一段,讲述了“有为”、“无为”的差异。贤人郑子产主宰郑国的政治权柄,戴乌纱帽的人都有官派的车,郑子产被派到了两部车,前面有两匹马或十匹马在拉车。

  有一天他经过河时,看百姓冬天涉河,很难过,因为那个河水很冰。如果你走过比较冰的水就了解,走进去就冰得腿一酸,快要跪下去了,对不对?郑子产看到有许多的老弱妇孺,不忍心,他就把其中一辆车给了需要渡河的人,让他们去过河。马车前面有马拉,虽然有点颠簸,可是勉强拉得过,让人坐在马车上,这让过溱、洧两条河的人暂时得到舒缓。

  孟子看到这个现象说:“郑子产果真是个有仁慈的人,也是懂得施恩给百姓的人,可是不知为政。”说要怎么样为政呢?说你征调民利做桥,先做步道,十一月的时候,人可以走的步道就先成了,到十二月的时候,车子可以走的桥也完成了。从此之后百姓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借你的车了,对吧?

  可是说起来这两种做法暂时给百姓的观感,哪一个的声名比较亲切?你看他走路上班时,他把他的车给我们,那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如果是用选举来表达的话,那郑子产在当时应该得票最多。可是他却忘了,如何更广泛而长久地获得长治久安之道。这就是“为”,郑子产是作为了一个东西,可是这个东西,离他的治国,离他上去为政的任务有很大差距的。这就是所谓的“为”。

  孟子说“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君子做你该做的事,站在一个位置上,应该把你施政的大大小小都看得清,都施行得来。就算你出行的时候,前面有人举个牌子,写着什么“威武”,旁边的人统统跪下去,躲到旁边去,那叫行辟人,这是可以的。因为你份内的工作做好了没?做好了,百姓感恩是应该的,你这样子威风,没有问题的。你长治久安的事情做好了,不必要买感情,对吧?

  你一个人的官车有几台?你知道自己的国家有多大,然后里面有多少条河吗?冬天到的时候,每一条河都有人这样子在过河对不对?你有几台车可以这样施人恩惠呢?没有办法的。如果你想要这样讨好你的百姓、你的选民的话,那你天天在外面奔走都不睡觉,还是时间不够用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政客就像这样,真的是像这样,“为”而不是真的在政治,这就是知爱民而不知无为了,无为就是不造作,不造作就是本来应该如此,就照如此做。本来该如此,而你竟然选择了另外一个不是如此的路,叫什么?叫做“为”。

——整理自《张庆祥讲道德经》第32集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九十一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