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

张庆祥讲师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道德经》1

       我们常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谓博大是无所不包,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精深就是非常究竟正确直达根本。什么叫“究竟”,什么叫“根本”?好比开始时我们认为正确的事情,再过五年十年甚至二三十年,回头一看,原来却是错的。我们当初以为是对的其实是表面的、粗糙的,我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忽略了更远大深邃的层面,结果为以后埋下了祸因,这就不能叫“究竟和根本”,更不能叫“博大与精深”。

       博大精深文化的根本是引导我们、引导宇宙万物走向生生不息,走向圆满美好。《道德经》正是揭示这宇宙颠扑不破真理的经典!

       在世界上,人们对于中国的《道德经》非常敬仰和推崇,是全世界最畅销的书籍之一。西方人渐渐觉得中华文化真的非常悠久深远值得学习,他们慢慢了解中国理解中华文化,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给《道德经》。

       现代的人读了很多书,以为道理懂了很多,什么都知道,可是我们却难辨是非。看看民主选举制度的国家就很清楚了,往往选出来的人都是会开支票的人,只管拉选票,寅吃卯粮,不管国家长远的利益的。看到这些,我们就要反省,难道我们真的有长远的让人民都走向更好的智慧吗?没有啊!

       在《道德经》里,老子揭示着隽永的真理,揭示着让民众归于致远宁静、世界长治久安的道理。几千年了,我们现在去读,渐渐深入体会,发现老子讲的都是人生宇宙的真理!

       当年孔子问礼于老子,学习大道的奥理,而后孔子提倡五常仁义。

       孔子的《论语》教导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是合乎大道的规则,文字相对浅显,往往我们就以为都懂了。而我们读《道德经》,却有一个观感,觉得老子神龙见首不见尾,会生出游龙之叹。

       《道德经》共八十一章,里面每一章好像各说各都不相关,可实际上它们都有一个主轴贯穿于其间。虽然我们要经过长长的经历才有可能看到或有幸触碰到、把持住这个主轴,可当我们一章一章读下来,我们会浸润在圣贤的心胸气度里,秉受着圣贤的教导和熏陶,渐渐改变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中华文化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回头看几千年人类发展的历史,一直以来人们一再地肯定《道德经》,惊叹《道德经》里面所昭示的道理之真,不断从中获益。

       《道德经》点出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根本处的不同点。譬如在《道德经》里有“绝圣弃智,民利百倍”之说,教导我们“后其身而身先”,这跟现在的西方教育不同。

       现在西方的教育都要人们去表现自我,要拿第一名,强调我是最棒的,不断加强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走这条路线。可一个人即使不断地拿第一名,也不能保证他能有快乐的能力,有为他人着想的存心,有为这个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能力。在这种教育之下,人们的内心只会越来越痛苦。

       《道德经》却教导我们摒弃对第一的追求,貌似让我们不思上进,实际上是教导我们在内心无小我私欲的牵绊,心中有他人,把大众的利益放在前头,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这样人们就能好好过自然美好的生活。

       现在的人喜欢人定胜天,什么事都要跟天来争,但是《道德经》的看法却不一样,《道德经》有一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说很大很大的风没有吹一上午的,倾盆的大雨没有下一整天的,都是一阵子而已。以天地之大能,做这些事情都不能持久,更何况渺小的我们呢?

       即使一个人很行,占据着高位,有钱有势,追求物质的占有、满足,如果以此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又能持住多久呢?“飘风不终朝”啊,得要回到平实里面才有隽永的安宁。

       如果不懂得谦虚下来,不懂得回到“绝圣弃智”,不懂得“后其身而身先”,这样的盛状是不会长久的,这就是为人处世的大哲学,这些道理让我们一辈子有享受不完的益处,得到非常幸福满足安宁的心境,这些都可以从《道德经》里收获的。

       《道德经》的这些道理,跟现在的西方不管别人死活、只管自己、为了自己的利益到处侵略霸占的理念完全不同。

       我们要读老子的《道德经》,特别是乘着复兴中华文化的东风,好好来学习《道德经》,摆正我们的生活态度,恢复我们的天然纯良的心性,使我们的心灵得以提升,使得我们的生活、家庭更加的美满。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来学习《道德经》。

——本文来源:张庆祥讲《道德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