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来顺受

张庆祥讲师

       一直以来“逆来顺受”这四个字,常被一般人理解为软弱、任人欺负、没个性、没原则等负面印象。但这句话在古修行人的眼中,不仅是具有大勇的人才做得到,而且是高尚德行的表征。若是这样,那么现代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存在着以偏概全的误会了。

       为什么同样一句话,古今的理解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还记得我在写《清静经释义》时曾提到,凡是文字语言,都同时具有“吉义”和“凶义”两面的意思。例如大家都知道“执着”这个词多半是凶义,但它若用在好的地方,也有“择善固执”的吉义在。

       同样的道理,这句“逆来顺受”虽然在某些时候也确实具有软弱、没个性等凶义;但在修行的领域来说,它却代表着不畏任何挑战、坚强勇敢、看开、放下、随缘、在逆境中自由自在的吉义境界。

       这个词之所以能代表着那么好的意境,主要在于顺、逆两字的内涵。所谓顺,是顺于「理」;所谓逆,也是逆于「理」。

       人生碰到非常蛮横无理的事情、或是事业上碰到非常艰难的逆境加诸在我身上,我就把它当作是一种练习,当作是一件无可逃的考验去接受下来,本着无愧于天地的良知,及成人成己的心量,用合情合理的原则去面对、去办理,尽量使别人不蒙受损失或冤屈,努力去伸张正义公理,既使委屈了自己也在所不惜。这样的身教行仪,使人己的心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启迪和提升,这就是所谓“逆来顺受” 的真义。

       能逆来顺受的人,心里只有公义,没有逆境;只有道德,没有得失;他不会为着私人的得失去到处乞求作法改运,不会为了私人的利益荣辱去四处请求拜托。你看那历代圣贤,什么时候为着自己的得失,到处请托改运乞求呢!

       就像天地一样,永远只是依理而行,没有我私的计较,完全把自己奉献给天下众生。看看那天地,何曾花一点精神,为了自己的得失荣辱,到处去改运请托呢!这不正是示范着“逆来顺受”让我们去效法学习吗?

       古代能够逆来顺受的人,国家派给他多么艰难的任务也不会推辞,小人再厚重的贿赂也不会接受,多少误会耻笑在他身上也不会辩解,既使倾家荡产性命垂危也在所不惜。为的只是持守好一身的气节,为天地树立起澟然的正气。这样的人才可以当国家的栋梁、时代的豪杰,其言行才足以垂法于万世。这才是古人的「逆来顺受」啊!君子怎敢看不起这样的人呢!

——来自电子报第六十三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