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实无功德(二)——何谓功德

     (接上期)

      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六祖接着说道:「能够显现你的本性,返回本性的清静,才叫做功。看待内外所有的发生,都心无所取舍,都平等看待,才叫做德。」

附注:

     「见性」就是显现你本性中所具有那个生生不息的功能;「功」是有效能的、能成功的,能使你的生命、精气神越来越好的,才叫功,若是一个事情让你越来越差,还叫什么功呢!而修行就是要能返本还源,能脱离气数的枷锁。你所做的事情可以达到这个目的,而且正在往这目标前进,那么才说有「功」!

      为什么见性才叫做功?因为只有显现本性中生生不息的机能,才能使你的生命往返本还源的方向前进,这才是对你有究竟的事,所以从超脱自己生死的角度来说,只有见性是功,其它的丰功伟业,只不过是短暂的事,谈不上什么功。

      好比我们身体里面有一个免疫系统(比喻本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只要显现(比喻见性),就能帮你抵御任何病毒(比喻净化了你的法身),而且让你越来越健康。这比你吃什么药、什么补品都还要究竟。因此恢复你的免役系统来赢得健康,这方法才是真正有「功」。

      而修行能否成功,是以你的法身能够净化了多少来论「功」的,以你本性生生不息的性能恢复了多少来论「德」的。而本性的生成机能又与你的存心有关,内心平等无罣碍时,身中气机最为中和,那时本性的生成机能最能显现,因此说「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你的修行目的是在哪里?是希望下辈子有更好的福报吗?还是想要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呢?下辈子福报再怎么大,终究是在六道轮回之中,不能算真正成功。既没有真正的成功,就不能说是真正的功德。那么真正功德在哪里检验呢?

      功德只能在真我法身是否得到返本还源的净化来检验!

      真我法身是什么呢?真我是一种能量,任何人的生命都是一种能量。比如: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感觉很有朝气,”朝气”就是一种能量。是能量构成了你生命的品质。有的人生命品质很清澈,很强壮,气宇轩昂。有的人非常黯淡,非常昏沉、萎靡。这股能量老祖宗叫它做”气”,这股气就是你的法身!你的气的清浊就是你的法身的清浊,你的气能不能清澈到脱离了气数的枷锁,那就是你修行的目的所在。功德就在于你法身的净化程度,净化到与无极之真相似,则寿同无极,净化到与太极相似,则寿同太极…因此说”功德在法身中”。

      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每个起心动念都远离执着罣碍(主要是对心头气血的罣碍),每个剎那间都在觉照着本心本性的实相(气的了无分别与自在),在生活中处处显现着本性的生成之功,这才叫做「功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内心谦下、敬重他人的人,特别能放下自我。能放下自我的人,身中的气常是中和的,气的中和便能显现本性的生成与净化之功,所以说”内心谦下是功”;若是不能直接从内心下手,但是能把握在日常举止行为中,都按着规矩,都彬彬有礼的人,对于养一身的中和之气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说”外行于礼是德”。

附注:

      人只要一有我执,特别是傲慢自大的时候,本性就开始偏离它生生不息的轨道。而现在的人总喜欢到处都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那真是对于本性非常无知的做法呀!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

      观照着自性气机的实相,去应用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努力奋斗的作为上,去对人类随宜方便地做出各种贡献,(而不是一谈到观照自性实相,就摆出一副空空如也,什么都不做、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因此说”自性建立万法是功”。

      当内心气机有任何起伏涌动的时候,对它不攀附好恶取舍的知见,那就能护持本性的生成之益,所以说”心体离念是德”。

      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自性是气机的自在,永远观照着自性气机的实相,它的生成造化本自圆满,因此说”不离自性是功”。在行住坐卧间,都能保持这种实相的观照,而不在自性气机上染着好恶取舍的知见,这便能维护本性的生生之益,因此说”应用无染是德。

      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如果要找到那个唯一具有真功实德的法身,(使返本还源的造化在法身里实际产生效能),就请依着以上的交付,在心性及法身上用功,才是真正的功德。

      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

      修行想要得到真功实德的人,内心绝不敢轻慢任何一个人,他必定在日常的存心中,就敬爱着一切的人事物。若是内心经常以着傲慢的态度轻视他人,那正表示他的我执并未断尽,卡在内心的我执既然还在时时作祟,那么本性生生不息的造化就不可能存在,所以即使他做了很多好事,但对自性法身来说,也都积累不了一丝一毫功德的。

附注:

      轻慢他人的时候心中必有一物卡着,那个轻慢的感觉在心中一发生,我们的本性的造化就开始偏离该有的常轨了。而在人们的心中敬爱一切的时候,本性的造化可以得到最圆满的发挥,也就是走在生成法身的道路上。因此,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必定会常行普敬,以着谦卑、放下自我、敬爱的心来面对一切。古圣先贤之所以提倡”敬”,正是为了求得人与人之间,都能够达到内心祥和、本性自在的一个办法。

      而那些傲慢、不屑、瞧不起人的人,以为这是占了便宜,殊不知这是让自己的心性吃了大亏,永远积不了真功实德了。

      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

      本性本来是一股能量,能量无高无下,而对这能量一有了高下的看法,这已堕入虚妄不实,虚妄不实便扭曲了本性应有的造化路线,使得本性生生不息的造化残缺不全,这完全是自己的知见所造成的,所以说”即自无德”。这都是因为自尊自大、自己的利益最重要等我执,以及常常看轻他人的心态所引起的。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

      所以,诸位发心修行的善德们,要留意在每一个念头之间,即使是那么短的时间里,也都没有一点点对待取舍的知见在内心作祟,这时本性返本还源的造化最圆满,所以这便是在累积你的功。而当你的内心保持磊落坦荡、宽平正直的时候,这时本性生成长养的造化最圆满,所以这便是在累积你的德。

      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当你在观照自己的自性,修持自己的自性时,所获得的才是真功。当你在修养自己的身心,护持自己的规矩行仪时,所获得的才是实德。

      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诸位善德们,「功德」这两字需要从恢复自身中的自性下手,不是靠身外的布施供养可以求得的(那叫福德)。所以福德和功德是有极大差别的。

附注:

      当然身外的善事做久了,也能感染内心充满慈爱与祥和,如此这些外在的善事对自性功德当然是有帮助的。这里所说的是有些人看起来外在的善事做得虽多,但内心却是贪求着名利的,那么这种外在的善行就纯粹只是累积六道轮回的福德,而与超脱生死的法身的功德无关了。

      武帝不识其理,非我祖师有过。

      因此达摩祖师回答梁武帝说,做了那么多善事仍然”实无功德”。只是武帝不明这些道理,把功德和福德混为一谈,并不是我的先祖达摩祖师的说法有什么错误。

附注:

      每个人修行都想解脱气数的枷锁、脱离生死轮回、证得永恒的真我生命。然而仔细检验他们所做的一切修为,却都只是在轮回气数内增加福报的事而已。这便是所有有志于修行者的盲点所在,以为福德积够了,自性就解脱了(只对一半)。这种只对一半的错误知见,最容易一人盲引着众人盲,最后导致众生白忙一场,最终甚至全面的沉沦,因此六祖才会花那么长的篇幅,苦口婆心地加以说明。

      这段经文六祖清楚地说明了福德和功德的区别,但这并不是叫我们以后只关起门来做自性中的功德,而不要出门去做利益他人的福德,千万别误会这个意思。因此在六祖坛经后面的经文中,六祖又说道:”日用常行劳益,成道非由区施钱”这样的话,劝每个人平常要多做利益他人的善事,因为这是人人的本分,只是终要认清,成道不是有钱的人就能买的,那必需是对自性有所领悟、对法身有所净化的人才能得到的。

——来自电子报第五十六期

梁武帝实无功德(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