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封信:教育细节造就“董事长”和“死刑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下)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上期,在死刑犯和董事长3岁到15岁的成长路上,由于妈妈教育细节的不同,已经造就了两个人不同的个性。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接下来的命运吧~

两封信…完结篇~

       一位死刑犯写给母亲的信

       接上期……

       19岁那年……
       20岁那年,我想换部新手机,跟您说这样就能常联系您。您二话不说给我卡上打了3000元。可除了天天给女朋友煲电话外,我一年也没给您打过几次。是您让我知道原来您是我随取随用的提款机,可我不知道您有多少次过生日时盼着我给您打个电话。
       24岁那年,我毕业后您花钱把我弄到事业单位。是您让我知道原来大学混得一塌糊涂也能抱个铁饭碗,可我不知道您背后求了多少人。
       27岁那年,看着我谈了好多对象都处不长,女孩们都说我没责任心,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您说是姻缘未到,是她们配不上我。是您让我以为错过我是那些女孩们的损失,可我不知道您背着我去了多少次相亲角。
       32岁那年……
       35岁这一年,我再也不能从您那里索取一分钱时,我因为抢劫杀了人。听到死刑判决那一刻,您哭着骂老天爷对您不公平,自己苦了一辈子却换来这种结果。
       我终于知道,是您一直以爱的名义一次次夺走了我成长的机会,一次次扼杀了我生存的能力,一次次剥夺了我为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权利;原来到临死这一刻,我根本就没有长大过;原来用错误的方式为孩子付出,收获的是两代人的痛苦;原来教育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原来是您亲手把我送上了断头台;原来……
       妈妈,您自己保重!我明天就要走了。希望在另一个世界,我能学会为自己负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不知该恨您还是爱您的儿子敬上

       一个CEO给母亲的信

       接上期……

       19岁那年……
       20岁那年,我想换部新手机,您说旧手机没坏就不要换,一定要换就勤工俭学自己去买。当我用做家教挣来的钱买到新手机时,成就感带来的喜悦远超手机本身。是您教会我要为自己的欲望负责。
       24岁那年,我毕业后想自己创业。您建议我不要急,先在喜欢的领域从基础做起,有了经验再说。两年后我决定开公司时,您说如果最坏的结果都能承受,就大胆用心去做。您给我十万块钱,要求我四年内归还。我拍着胸脯说,不但钱会还,将来还会孝敬您一套房子。是您教会我要为自己的事业负责。
       27岁那年,我带着聪明漂亮的女朋友见您,您当着她的面少见地把我夸了个够。还得意地说,一个人只有自己优秀才能吸引同样优秀的人。还说我的爱情由我决定,只要我们真心相爱,您就为我们开心。是您教会我要为自己的幸福负责。
       32岁那年……
       35岁这一年,我的公司扩大生产,要建新工厂了。那些一直责怪您狠心的人们终于无话可说了。同时,我也在教育我的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我相信他以后会比我更优秀。
                                                                                                                                                爱您的儿子敬上

死刑犯&董事长
二十岁时~

       死刑犯:妈妈听到孩子的需求,立马就照办。

       董事长:妈妈说,需要什么就靠自己赚,要享受什么就自己负责,没有自己享受叫别人负责的道理。

       孩子还没有长大时,作为父母,我们好好抚养、好好保护,都是应该的,但是要超过享受,那就自己负责,自己去赚。

       每个人都有欲望,每个人也都有渴求。如果能够自己赚,就算要去开游艇、开私人飞机,我也不会反对。但如果没那个能力,而专靠别人,赖着别人,那社会上不就是多了一条虫吗?!

       同样是买一个手机的欲望,父母会满足你最基本的需求。但是你要跟别人比名牌比第一,那就自己赚!

死刑犯&董事长
二十四岁时~

       死刑犯:妈妈苦口婆心地去帮他谋了个职位。

       董事长:妈妈鼓励、支持小孩创业, 借给他十万块钱,但要求分四年还,很合理!要创业是自己的担当,作为父母的资助,我们应该非常感谢,同时也要为自己负责。

       赞助他十万块让他创业,我觉得很好。更精明的是,妈妈要求孩子四年内还清,这个才是一个负责的做法。

死刑犯&董事长
二十七岁时~

       死刑犯:妈妈依然认为自己的小孩是最棒的,并且觉得是别人配不上自己的小孩。殊不知,就是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造就了他不负责任的性格,才使得他谈对象一直不成功。

       董事长:妈妈不仅夸赞自己的小孩能干,并且还满意地说“一个人有自己优秀的才干,才能够吸引同样优秀的人”,把小孩所带来的女友也夸赞了一番。

       同样是面对对象,这个董事长的妈妈并没有把责任推到另外一个人的身上。

死刑犯&董事长
三十五岁时~

       死刑犯:听到死刑判决那一刻,这位妈妈哭着骂老天爷不公平,辛苦一辈子却换来这样的结果!直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他的妈妈始终还是没有意识到她的教育失败,而收获了两代人的痛苦。

       他妈妈真的是收获很“丰硕”,怎么“丰硕”呢?第一,亲手把她的小孩送上了断头台;第二,怨天怨地怨老天爷的不公。

       “教育没有重来一次机会,原来是您把我亲手送上断头台。妈妈,您自己要保重,我明天就要走了,希望在另外一个世界我能够学会为自己负责!“这个就是死刑犯所留下来的。

       董事长:“我的公司扩大生产,我建新工厂了,那些一直责怪您狠心的人们终于无话可说了,同时我也在教育我的孩子学会为自己负责,我相信他们以后会比我更优秀。”

两封信带来的省思!

       这两个人,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两封信,两两相对,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苦心,他应该是一个对教育很有热忱的人。

       他看到父母的教育方式大半都是溺爱的,如同现今最流行的一句话:“再苦不能苦孩子”。各位,是不是很熟悉?

       这真是祸国殃民的一句广告词!如果小孩子不去历练吃苦,再苦都不去苦孩子,我们为人父母能够活到几岁?能够保护孩子到几岁呢?等到父母撒手一走的时候,请问又如何去实践这一句“再苦不能苦孩子”呢?

       你可能会说我要留给他豪宅,我要留给他存款。但是各位,你看看社会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富豪,把财产都留给他的儿女,最后所换来的结果是什么?大半都是几年就把它败光,要不然就是兄弟为了争家产告上法庭……很多很悲惨的人伦戏剧就真实地在人间上演。

       所以我们把这两份信特意提出来给大家参考,让各位省思。对小孩适当的要求,让他有能力为自己的所做所为和所享受的去负责,让他有能力去面对未来将要面对的逆境,即使父母不在身旁我都有独立自主的能力,这个是不是我们父母最应该教给小孩子的呢?

       教育没有重来的机会,希望我们每位父母都能够把握住教育的点,走对方向!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194集

两封信:教育细节造就“董事长”和“死刑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