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气的关键点,你找到了吗?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做对的事,精气不养自养。为什么有的人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气还是养不起来呢?事实上,养气有一个最根本的关键点,不知是否曾被你我所忽略?

消耗精气的元凶——人欲

      “诚”是养气的,并在气上建立真知真见。故省察以去恶存善为第一步,善则见和于性,恶则见利于心。善裕则性充,恶去则心静,妄念则神气为之浮。故去欲为存心第一事。

       开始省察存养就是要先去人欲,先少思寡欲,尤其在筑基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个事情。给自己立一个心念观察表,记录一下今天发生了多少欲念,今天有多少平和的心境,有多少的实相,有多少是有善德的,有建设性的,慈悲的,宽恕的,大概占多少时间,先大致统计,你才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根本之道做不来,先退而求其次。

       尽己之性,而后能尽人之性。去欲之方则戒非礼,去欲之本则主忍于勤。学习是分阶梯式的,第一层次做不来就再降一阶,讲诚讲不来,就讲慈善,讲实相,讲忠孝。这些都做不来,就讲一些栅栏。栅栏再下来,就讲忍,勤。

       为什么要叫你来做志工呢?为什么叫你割草呢?因为你离“诚”已经很远了,要一阶一阶来。忍则恶好不能用,勤则心志不自逸,不会放逸。逸则淫;勤则善,只要勤劳就可以养很多善德。此劳心力者多善行也,肯吃苦的多善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五官百骸与物实接,皆足以牵其情而多其欲,必忍其所好以节其情,此忍之功也。要能够忍得住,最好是忍而无忍。能与天地同此中气,即性也。失性即失此中气也,人之平居清静安煦,识蕴不深,神智不分,斯时气至灵一,体自真固。我们常保持清静就是这个状态。

       心智光明,其耳目聪明,思想敏捷,异于常人。这个都是可以检验的。如果感觉自己已经神昏气散,那表示当时的“中气”没有持好。不过,这个气存养一下,两个礼拜就会稍有感觉。是即清明之见而中和之灵也,此即“诚”之初效,而人人可验之也。

做对的事,气不养自养

       说“诚”讲了这么多、这么大,会不会越听,“诚”跟你越远。别这么想,两个礼拜保持清静太和,愉悦安详,宽恕慈悲,作息正常,饮食干净。两个礼拜就可以检验,别人看到你就会觉得你不一样。

       为什么你让我看起来两个礼拜、两个月前,看起来到现在还是一样?那就是你没有去养它。孟子有句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就算你种一颗小植物,按照它的原理来养它,没有种不活的;如果逆着它的原理去养它,则没有不凋萎的。

       人总比一棵植物更强,如果懂得掌握存养自己的道理,哪里有可能不长养!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正气”,其实他就是一个优良的农夫。你把“种树”比喻为“养浩然之气”,“养浩然之气”比喻为“种树”。

       我们每个人都懂得
       养浩然之气
       的道理,
       并且愿意去实践它,
       精气必定日益长养。

       所以,
       人人可验,
       两个礼拜就可检验到,
       你得要去试试看。

——文章来源:“觅心讲堂”《养气半月可验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