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孝敬父母吗? ——来自《论语》的拷问

作者:海南学员王铁

       老家的环境、天气都不如海南好,于是,4年前妻子怀孕时我就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同住了(这之前,怎么请他们都不来,总嫌机票太贵)。我在物质生活上尽量让他们丰富些。爸妈很满足,总跟人夸我孝,自己也以为对父母很好很孝顺了,直到有一天听《论语》第七片第一段《论语为政篇第二》 时,读到——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夫子:什么是孝?夫子说:现今都以赡养父母为孝。那院子里的狗,圈里的马,我们也都养着啊。不恭敬父母,有什么区别。 (夫子的话其实相对温和,我自己暗解夫子的意思,实在骂人骂得很凶了:我们有没有把父母当狗当马在养?)。

       张讲师说,这个敬,关键是一颗恭敬的心……

       听到这里,自己突然有如芒在背的感觉,我反问自己,我真的孝敬父母吗? 坦诚的面对自己的心,发现自己心底对父母最多的居然是不屑,觉得他们是典型的市井小民。我不喜欢他们贴身、让人厌烦的关心;我讨厌他们把孙女当小皇帝的态度;我一天和他们说不上几句话,冷冰冰的在家里进进出出;我借口忙,几乎不做家务,让父母拖着渐老身影整日操劳……

       细细的检视自己,发现自己从生下来,30多年了,没有真正恭敬过父母;面对父母甚至时有高高在上的心。老实说,我没有仔细看过自己内心原来是这样的。越想越觉得不该,喉头哽着,有泪滑落。

       当然,事情不该仅止于此。张讲师说,经典,是应该要化作动词。 既然发现自己对父母不敬,我该怎样去恭敬父母?我决定要拿出行动,带着恭敬的心去侍奉父母。

       惭愧得很,我第一件想改的事情是对父母的称呼。因为当我想改变,重新面对父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叫过“爸爸”、“妈妈”了。大多数时候是直接开始说话。不得已要叫的时候,对母亲是冷冷的一声“妈”,对父亲竟然是“老头”(重庆的俚语,叫爸爸叫“老汉”、“老头” )。

       想到自己对父亲叫了几十年“老头”,心里酸酸的,这两个字里面哪里找得出一丝恭敬?我的一个表弟,父亲比较严厉,他一直都叫父亲“爸爸”。有一年暑假,他在我家玩。一家人都在的时候,他说:“好羡慕哥哥哦,叫爸爸可以叫’老头’、’老爹’、’老汉’……”记得当时大家好像笑作一团,小小的我心里很得意,觉得自己和父亲亲密,也很有些为可以在父亲面前如此嚣张而得意洋洋。我使劲的回想,总记不起当时父亲是怎么反应的。由我现在喜欢听女儿软软的声音叫“爸爸”,想来父亲心头也不好受啊。总之,“老头”这个称呼由来已久,父亲也已经习惯了。

       为找回那颗恭敬的心,我决定首先要叫父亲一声“爸爸”。这真是一件很难的事。一直以为自己观照的功夫练得够了,那一天,在父亲面前晃来晃去,父亲好几个转身间,那两个字都应该出来的了啊? !可惜喉头一哽,被我吞回去了。最后,下定决心,来吧!请父亲做一件事情,“爸爸”这两个字是出来了,音量对常人来说肯定听得见,却保持在父亲应该听不到的范围(父亲有些耳背)。后面的话却恢复到父亲能听到的音量……那一天,反复多次的练习(毕竟在家能面对的机会很多嘛),最后终于有一声能让父亲听清楚的。父亲好像略顿了一下……

       接着,在合适的时候,把冷冰冰的“妈”换成“妈妈”,即使有时仍是一个字,但也尽量柔和。没有自己想像中的山崩地裂,骨肉团圆那种震天动地的场面,这简简单单的称呼改变,却让我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面对父母的心开始柔软,恭敬的心渐渐升起。

      我很不喜欢洗碗,所以我在家几乎从不洗碗。一般妻子在家时,她会洗碗,她有事没回家吃饭时,都是父母洗碗。那一次,吃完了饭,我习惯性把碗一推,母亲走进厨房开始收拾……我心头猛一震:自己这样不是像个大爷一样? !哪有对父母的恭敬呢?我跑进厨房,和母亲好一番抢夺,把碗抢过来洗。洗碗,原来是很琐碎的事,要收拾碗筷,抹掉桌上的垃圾,清理刀具、砧板,洗锅,洗碗,擦净灶台……做着做着,我流泪了。我以前总在奇怪,为什么我们家的碗用了没多久,就有一些浅黄色的印记。这次,我洗碗,用一些力气,可以把有些新一点的印记擦掉。 ——原来,这些黄色印记,是碗没洗干净,然后在消毒柜里面被烤上去的!这些印记,父母洗不干净,是因为他们老花了,看不见!后来,我又发现:砧板边缘、锅沿、灶台……都有一些小地方不是很干净。那次洗碗,我洗了很久,因为清理脏东西,也因为双眼模糊。因为没有对父母那一分恭敬的心,我一直让父母做着那么多的家事,也完全忽略了:我的父母,已经老了。

       之后,我在家的时候,就不让父母洗碗。我才发现,虽然每次父母都在和我抢,但其实,他们二老都喜欢看电视,吃完晚饭那个时间,正好是他们喜欢的连续剧开演……

       由于我要早起打坐,一般都是我做早餐。早上我和妻子都上班,一般我们两个先吃。吃完,我习惯把碗随意放在桌子上,等父母起床后吃完,一起收拾。那天,当我站起来,看着满桌的杯盘狼藉,心头很不是滋味。第一次,我把脏碗收起来,放到水槽里,桌子擦干净,把父母的筷子在桌上摆好,小菜的碗碟排整齐,凳子放回桌下,空碗和勺子拿出来放到煲好的粥锅旁边……一切像静待父母起床吃早餐一样。这些做完,不到5分钟,根本不耽误我上班的时间。

       周末,由于他们都睡得比较晚,常常我一个人只先做自己吃的,父母的早餐等他们起床后自己做。那个周末,我看父母起来了,提前到厨房,给他们做了一碗面条,收拾好,叫父母吃的时候,他们真的很高兴。

       就在开始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惭愧,想起来心就酸酸的,数次流泪——

       我想为父母做一顿饭,需要问父母最基本的调料放在哪里;

       我想给父母泡茶,找不到茶叶在哪里;

       我想给父亲倒一杯酒,找不到酒瓶放哪里;

       ……

       太多太多的不知道,让我知道我对父母的关心太少太少。更别谈什么恭敬了。

       我还给自己留有一个功课:想给父母剪一次指甲。不过,这件事的难度可能比恭敬的叫一声“爸爸”难度更高。因为想到他们老花,看不清给自己剪指甲,我就问过父亲,他却害羞,不肯给我剪。而有这个念头开始,我也私下观察过他们的手和脚——皮肤干干的、皱皱的,指甲灰暗,有的上面还有裂痕……看着都心疼啊,我怕还没剪几个,自己就泪流满面,吓到父母。

       即便这样,父母的指甲还是会长的。一天,我看到父亲戴着老花镜,噜着嘴,在飘窗上抠抠摸摸的给自己剪指甲,心疼死了。我说:我给你剪。他拒绝了。这时我的眼泪已经忍不住了,赶快回房间……

       也许大家发现我说的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好像看起来很平常。但就我这么短短一段时间对《论语》中这一句话的行持,这些小事已经说不完。张讲师说,经典要化成动词,要去做,才知道它的实用性在哪里,要不然总会以为经典不实用的。所以,对父母孝,存一颗恭敬的心,不在于读了“不敬何以别乎”,而后悔自己以往的作为,流了两滴泪上;不在于下个决心要好好的恭敬父母上。而在于恭敬的叫一声“爸爸”、“妈妈”,在于为他们做一餐饭,在于摆正的碗筷,在于奉上一杯茶,在于陪他们打一次牌,在于陪他们聊个天……恭敬的心发起,要变成一种行动,化为一个动词,才不至于落于孟子所讥的“义袭”。

       当然,我现在开始从这些小事上开始检视自己的存心,开始改变,也还没有在时时处处都做到。如张讲师所说,儒家的学问精深就在这里看起来很平常,去实行起来你会发现很深很深的!读着《论语》,耳边总响起张讲师的话:「不要去说,要去做。去做做看!这门精深的学问,不是拿来玩耍一两天的,它的行持,应该伴我们一生。」看,就简简单单一句“不敬何以别乎”对我的拷问,就够我行持一辈子的了。

       其实,我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该晚一点写这篇文章,因为自己才刚刚开始做,也还没有稳定性,总有反复。但就是这样,我也感到一切都在改变:自己的气慢慢变软、温和,却不疲沓;在家在外,谦卑的心开始能拿得出来了;家里面,气氛慢慢开始变得温暖,父母脸上笑容变多了……  

       上周末,我在餐桌处择菜,母亲在一旁夸我:“我么儿变勤快了,顾家了。”我抬头,看到母亲略有些不好意思的在笑,却极欣慰的样子。心里暖暖的,钻进厨房,笑了。

       就这样,我才刚刚开始,父母却已经开始感到欣慰、开心了。我想,以夫子“老者安之”的伟大理想,留下论语中这些警醒我们的经句,是希望天下所有的父母都能这么欣慰,这么开心吧。张讲师解开这句话,让我们去行持,也必有愿天下父母都开心的用心。那我也尽上微薄的力量,把这一丁点行持的体会记下来,多传达给一些还没有读到“不敬何以别乎”这样拷问的人,让他们的父母也有更多的欣慰、开心吧。

       所以,有心的朋友,请您跟我一起来,把敬爱父母化成一个动词:恭敬的叫一声“爸爸”、“妈妈”,开心的给爸爸倒杯酒,给妈妈煮顿饭、盛碗饭,给父母泡上一壶茶,陪父母聊聊天……每天,怀着恭敬感恩的心,做一件让父母开心的事情,让我们最敬爱的爸爸妈妈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幸福,如果每个为人子女者都有这样的觉醒,那么全天下都将温暖起来了!而我仔细的想想,所谓「中华文化博大精」处,不就隐藏在这一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里吗!而今我们拥有这么容易就让人感受到幸福美满的好文化,却放着视而不见,或是把它解释得毫无价值,或是只会解释而从来不会去落实。奉劝各位天下儿女,一起来推广张讲师所讲的论语CD,好让如此美好的中华文化,重新光大于天下吧!

声明:

       本文为黄庭禅学员练习中的体会分享,过往的心得并不能代表本人修行程度的高低。分享仅为与大家共勉,一同学习进步。

——来自电子报创刊号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