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卜先知的孔子

未卜先知的孔子  故事来源

  孔子在齐,舍于外馆,景公造焉。宾主之辞既接,而左右白曰:“周使适至,言先王庙灾。”景公覆问:“灾何王之庙也?”孔子曰:“此必釐王之庙。”公曰:“何以知之?”孔子曰:“《诗》云:‘皇皇上天,其命不忒。’天之以善,必报其德,祸亦如之。夫釐王变文武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而弗可振也。故天殃所宜加其庙焉。以是占之为然。”公曰:“天何不殃其身,而加罚其庙也?”孔子曰:“盖以文武故也。若殃其身,则文武之嗣,无乃殄乎?故当殃其庙以彰其过。”俄顷,左右报曰:“所灾者,釐王庙也。”景公惊起,再拜曰:“善哉!圣人之智,过人远矣。”

——摘自《孔子家语.六本》

  张讲师讲解:

  孔子到齐国去了,住在宾馆。齐景公来拜访他(有的时候孔子拜访齐景公,有的时候齐景公拜访他),两个人正寒暄,讲一些礼貌话,左右服侍的人来禀告说:“周天子那边派了使者来啦,说周朝先王的庙着了火灾了啦。”齐景公就问左右的人:“先王的庙发生火灾了?哪一个王的庙发生火灾了?”因为先王的庙是两排啊,一代一代的王都有一个庙,很大一排,现在还不知道是哪一个王庙着火了。孔子就先说话了,说:“肯定是釐王的庙。”各位,你要知道,这个又不是靠运气,不是抽签呐,那么一大排,周朝那么多的王,孔子在齐景公面前敢说是釐王庙,那釐王是谁呢?东周的第四代主——周僖王。(因为周朝分东周前四百年和西周后四百年。西周就是从文王、周公一直下来是四百年,东周就是从釐王之后迁都了。那为什么叫釐王呢?因为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司马僖,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为了尊敬他的祖父,把以后所有带僖的这些谥号全部改为釐啦,所以才称釐王,就是周僖王。)

  齐景公问:“你怎么知道是釐王庙失火呢?”

  孔子就说:“伟大的上天哦,这个报应昭昭不爽的啦,他的报应是不会有偏差的啦。天对于那些好行善的人,再怎么样都会报给他相当的福报来报他的德,至于作恶的人呢,天会报给他祸,也是一样的,这皇皇上天不会有偏差。”简单地说,这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大家对这话会很怀疑,说:“老师啊,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看那个恶人倒蛮长寿的哦,善人活不久的也很多,恶人富贵堂皇的也很多,善人穷光蛋的也很多啊,哪来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你有这个疑问的话,我劝你去看《东周列国志》,任何记载史实的书你都可以拿来看,当有人把三四百年的历史写成一本书,而你用一个礼拜把它看完的时候,你会跟我一样有深切的感叹: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你的身旁有最可恨的人却活得还很好,那是因为你跟他相处也不过这两三年或者二三十年,如果把他的历史再演长一点,把他演到最后,来看看有没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你就会非常明了啦。

  那我们现在再接着讲,孔子为什么肯定是这个釐王庙,他说:“这个釐王当了王之后,把文王、武王留下来的长治久安的治国制度,给毁坏了、改变了,把文王、武王的时候在皇宫里面非常朴实的那些做工也都改掉了,把皇宫弄得色彩非常的华丽,做了很多很多的雕饰,把宫室弄得非常高大。以前文王、武王的宫室还是有一定的规则,周公不是自己作乐吗?那个礼把规格都给定好了,然后到釐王的时候,把它全部都给推翻了,改变了。车马都做得非常地高大,非常豪华,非常奢侈,阵仗非常大,无可救药,所以天理所当然应该要降灾在他的庙上面,所以我推测肯定是在釐王庙。那么两大排好长的王庙里面,我认为是釐王庙。”

  齐景公接下来问得也很有意思,齐景公问:“那好,你说釐王变了先王之制,罪有应得,那老天爷为什么不在他在世的时候降他什么病,降他什么灾,或是干脆降个雷劈在他身上,这不是很好吗?干嘛等他死的时候罚他的庙呢?那个庙又不是活的嘛,对吧!”孔子说:“这个老天呐,要罚釐王,但是内心还要顾虑着文王、武王。”这是什么意思啊?文王、武王是圣哲,何其高大的德行啊,圣人的子嗣应该要绵延到多少多少嘛,因为圣德越大绵延越长。那文王的德非常地高,所以周家绵延八百年嘛,到釐王的时候是东周的第四代而已呀,才差不多四百年左右,八百年还没尽呐。如果当时下个雷把这个釐王给劈了,那文王、武王的这个善德啊,岂不是灭绝了吗?所以釐王在世的时候没有直接殃及其身,但是他这个过又应该要报应啊,就等他过世的时候,就惩罚他的庙,让后世的人明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啦。那你有可能又会有疑问说:那像我们这种死了又没有庙的,那上帝要处罚什么呢?我想是这样的啦,即使伤了他的庙,恐怕不是真的处罚而是给后人看的吧?这给我们一个警惕啦,圣人都这样子讲了哦,那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啦。

  过了不久,左右又来报说:“那个烧掉的地方就是釐王庙。”景公一惊,再拜孔子说:“真是圣人的智慧非常人所及啊!”孔子类似像这样未卜先知的事迹,如果你有兴趣归类整理一下的话,还真是不少啦。只不过在儒家的学说里面不喜欢怪力、乱神,喜欢在人伦义理上面来推演。那你说孔子是不是用《易经》算的呢?如果是的话也不为过,因为孔子是《易经》大师嘛。孔子说他教“诗书易礼乐春秋”六艺,“易”是在里面的嘛。孔子肯定是一位《易经》大师,绝对不为过的哦。

——整理自张庆祥讲《孔子家语》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五十九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