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的无所不为

圣人的无所不为  经典引述: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

——《道德经·日损章第四十八》

  故事原文: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篇第六》

  张讲师讲解:

  有了不扰乱本性的定力跟智慧为基础,便能无所不为。圣贤致力于“无为”,正是为了“无不为”而预做准备。好比出世便是为了入世或治世而做准备。

  我们看《论语》中这段。鲁国国君有一个非常淫荡的太后叫南子,南子听说有个贤人来到鲁国国度。这个南子好淫,她想着那个贤人都很帅,然后就叫她的臣去召孔子来。

  孔子想,国君这么没用,但是南子毕竟有势力,虽然声名很差,但是去跟她见见,说不定还有什么机会可以搭上救天下的线啊,对不对?于是他就去了。

  为什么?因为他不会被美色诱惑,他对南子也无所求,孔子也不帅,各位看过孔子像就知道。

  子路很不高兴,为什么?孔夫子您教过我们,什么样的人可以跟他在一起,什么样的人不能在一起。为什么南子这样的人来召你,你还去见她?

  孔夫子发誓,他很痛心地说:“我如果有一点点存心不良,老天爷天打雷诛啊!”

  孔夫子的意思是说:我出去是为什么?正是为了要找可以行道的契机。他已经无为了,他已经无为而可以无不为了,可以无不为的时候还在无为吗?岂不浪费了天下的一块美才,让众生陷于水火。

  所以君子见有机可为,他是无所不为。可是他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前提是他已经确定可以无为,他可以坚守无为,他可以磨而不磷,他可以涅而不缁,那当然是可以这样做的。

——摘自张庆祥讲《道德经》第85集
——来自电子报第三百七十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