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懂规矩,长大就能尊重别人! | “规矩与自由”系列03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上两篇,我们了解到了所谓西方的自由、平等,其实都是建立在合理规则之上的。现在,让我们继续来解析关于规则不得不说的事。

1

       现在的教育理念,很多都是从西方留学回来的教育学者所传导的,只要和东方的教育感受不同,他们就把它吸收回来,但是却忽略了西方原有的体制里面,也非常注重一个人品格的培养和规矩的树立。

       我们只注意到要开放小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快乐活泼、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地成长,却没注意到欧美人非常注重给小孩立规矩,特别是学龄前的小孩。孩子日后的生活有没有规矩?能不能交到朋友?可不可以跟别人妥善地相处?这些都是学龄前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所以家庭教育里面,就要以立规矩为重。立规矩是为了孩子以后更好地生活,因为他们的生活不是一个人。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那就要用规矩和礼仪来规范。彼此能够相互尊重,才能相处和谐,出了社会才不会被排挤和孤立。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学礼,无以立”。

       现在很多人尽管已经读完博士,但出了社会就开始搞自闭,一点点挫折都受不了。因为他们不知道要怎样跟人家问好,不知道做错事情要怎样跟人家道歉,当别人捧他们的时候也不知道要怎样谦卑,举手投足间充满着手足无措,最后把自己搞成宅男宅女躲在家里,不出门工作。他们适应不良,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也不知道跟人相处的大致原则。

2

       我们在和小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要跟他们讲明白建立规则的目的和道理,而不只是给他们一个规定,强制他们去做。当然有些比较深的东西一时讲不明白,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个行为规则先做,在做的过程中,再慢慢讲明,他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比如说收拾玩具。当孩子们在教室里玩了玩具以后,我们可以让他们先收,收完再来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没收玩具以前,教室里是怎样的?空间会少很多,其他的活动没有空间来进行了,教室的整洁会被破坏,踩到玩具也会滑倒;收完玩具以后,教室里又是怎样的?整个教室很清爽,也很安全。这就是收玩具的道理。

       再比如,打翻牛奶要不要赶紧擦拭干净?肯定要啊,因为别人可能会因此而滑倒,而且时间长了会发酵,对卫生也不好。大家在休息的时候要不要保持安静?肯定要啊,因为讲话大声会吵到别人。打喷嚏要不要用手遮挡?肯定也要啊,因为这样细菌才不会到处互相传染……

       美国学校对学龄前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先带领他们观察,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定规矩,可以定一些什么规矩;然后再来一起讨论,让他们把在学校生活中碰到的痛处和最烦恼的地方拿出来讨论。因为有了规矩的压制,生活才可以更顺畅。然后老师结合大家的提案和讨论的结果,全班一起完成班级的守则,形成自己的班规。让小孩子了解规则的合理性,并且参与设计。

3

       近几十年的西风东渐,我们的教育学者将规矩会破坏人性、破坏创意的这种错误理念带给了大家,让大家误认为小孩子不需要规矩。事实却不然,规矩是一个起点,让孩子从小知道有规矩、守规矩,就是懂得了尊重他人。规矩不是为了要压制、控制,而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规矩就是“礼”啊。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学校、家庭,立规矩都是为了生活更和谐。

       所以做幼儿教育、学龄前教育的学者们,千万要走出这种“讲自由就不要规矩”的错误认知。为什么我们去欧美国家参观,会觉得他们那里的人很善良,很有礼貌?原因就是他们懂得守规矩。他们的垃圾不会乱丢,过马路不会乱闯,他们总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因为有规矩。

       我们一直认为规矩限制了自由,这些都是所谓的教育学者们带给人们的误解,让人痛心疾首。这样只会搞得社会不伦不类、是非颠倒、没大没小、毫无规矩。任何学科,都要顺乎万物的性。怎么才能做出一个好的东西来?它一定是有很多规矩和条例的,按照这些条例来,才能生产出一个好的、合格的高科技产品。同样的,跟人相处,也是一门学科、一门学问,是要讲规矩的。

       当小孩子不守规矩犯了错,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呢?敬请期待下篇精彩内容。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370集

规矩会妨碍孩子的自由吗?(一)| “规矩与自由”系列01
规矩会妨碍孩子的自由吗?(二)| “规矩与自由”系列0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