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问师解惑,得到“神反应”,竟然开悟了……

张庆祥讲师 

       编者按:只是想要请教佛法的问题,就被师父嫌弃呵斥,抑或用拂子抽打,怎么就开悟了呢?原来这些“神反应”的背后,都是得到大师的良苦用心~~

       问师达摩西来意,无情喝斥逐客令

       仰山行伟禅师是慧南禅师的弟子,出家以后常四方云游,他很想知道“达摩西来意”是什么意思。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这是达摩的偈语。

       “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如果你要从这个字里面去找佛法,笔会蘸干洞庭湖。意思是说把洞庭湖当墨水,拿毛笔一直蘸,把它写成书,把洞庭湖的墨水都写完了,你还是不能把心法写出来。

       为什么?

       如同一个东西很好吃,然而好吃的感觉却很难写出来,但如果尝一下却很快能够明白,如果要写出来,把洞庭湖当墨水,把墨水用完了写干了,却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越写越迷糊。

       修行,就是找这个心法,那么“祖师西来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一位禅师在一座山头无法体会这个意思,机缘不到,没有开窍,那他就会去寻找别的机缘,到下一个山头拜会另外一位懂得达摩西来意的大禅师,向他叩问达摩西来意究竟是什么。

       后来行伟禅师就到了慧南禅师的座下请益,时间一晃六年过去了。

       有一天,行伟禅师进入慧南禅师的丈室请益,刚进去,话还没说完,就被慧南禅师喝斥叫他出去,“去去去!”……

       大家想想,一个已经跟了师傅六年的弟子,肯定常常请教问题,而且他日后成为了一代大禅师,可见他的根器和智慧也是不凡的,并且他在这里也服务了很长时间,去问问题,话都还没说完就被喝斥——“去去去,问个什么问题,去!”

       行伟禅师被喝斥出去,当他举足要跨出门槛的那一刹那、那个当下,他开悟了。

       一个公案到这里就结束了。

那一霎那
究竟
发生了什么?

       脚举起来要走出去的那个当下,行伟禅师开悟了。

       很多人都在猜测,到底这个门槛是什么?那个门有什么特别?到底他那个脚怎么了?他是用什么姿势举的这个脚?

       这不是门槛的问题,也不是脚的问题,而是心的问题,开悟都是因为体会到他的心。

       各位,悟字怎么写?”悟”者吾心,吾心就是我的心。当下若不是感受到心的真相,怎么有资格说开悟?跟门槛毫无关系。

       那个当下发生了什么?不是脚抬起那一刹那发生了什么,而是慧南禅师臭骂他一顿,并且是以极尽不屑的方式去数落他,“去去去,你配问这个问题吗?去,滚出去!”……读到这里,各位也许会觉得好笑,你去请教一个师傅、问一个老师,而那个老师却对你一脸不屑说,“去去去,哎呀,你是什么程度,你也配问这个问题吗?出去!”

多亏师父反着“用”

       为什么慧南禅师这么做呢?

       那是因为,慧南禅师发现采用了各种方式行伟禅师都没能体会到他的心,于是偶尔使出奇招,这并不是不许他问问题,也不是他问的问题真的很蠢。

       各位,一个修行的人这里走那里走,这里住那里住,为的就是求道,他的心非常殷切,因为不懂,所以才会问。虽然问题的语词比较笨拙,但师傅绝对不会因为他问了一个问题好像不入流,就骂他一顿;也不会不许他问问题;也不是他问的问题真的很蠢。

       慧南禅师是一位很有德行的禅师,然而他却毫无理由地说,“去去去,你问什么问题!”这毫无理由,其实是忽然之间用这个随机的教法来转变一下。

       我们前面讲过一个事情总是有体有用,用正常的方式解决不来,那就换用一个反常的方式,这样就依然是有“用”,而不会没“用”。

       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有用”“没用”是不同的。说你这个人真是没用了,是因为固执。有用没用变成一般俗语,变成一般家常用的话之后,已经忽略了那个用是什么。

       慧南禅师真是很会用,通权达变,学而时习,他学了体和用,现在正在时习。

       采用礼貌的方式很久却无效,干脆臭骂他一顿。

       行伟禅师在这里也待了6年,在一个道场住6年,说起来,也是一个有资历的常住众,被羞辱一顿真的是火冒三丈!一股气直冲脑门,怒气冲冲地想要发泄出去,那一刹那——

       哎,不正是这股气吗?
       手一摸,不就梗在这儿吗?
       原来我的心已经彻底地被这一股气给操控了?
       难道我的心正是这股气吗?
       原来我的心正在我手摸的地方吗?

       对,就在你的胸口,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黄庭,一般人所说的内心,儒家所说的寸中,佛家所说的心轮。

       摸摸你的内心,譬如有人说你狼心狗肺,你的心被狗吃了!你摸摸看没有呢,没有被吃掉,还在。哦,原来是一股热血啊!

       行伟禅师就是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了,他的脚还没有跨出去就缩回来了,他要拜谢师傅,他开悟了。

为什么开悟了呢?

       因为他感觉到他的心了,
       感觉到他的内心是什么了,
       不是感觉到那个愤怒,
       而是感觉到,
       原来就是这股气在操控我,
       它之所以能绑架我是因为
       我对它的分别取舍,
       如果我的气上来,而我却对它不分别取舍,
       那么这股气本来是很养生的,
       那它就操控不了我了,
       我就可以从七情的枷锁里面安然地走出来了。

       太好了,行伟禅师高兴得手舞足蹈,赶快跪下来叩谢慧南禅师,这个就是行伟禅师的悟道因缘。

世尊付金褴,别传何物

       还有一则公案和行伟禅师的这则公案有点相似,讲述的是绍慈禅师的开悟经历。

       绍慈禅师是常总禅师的弟子,在常总禅师下面参学,跟着很久了,念经也很久了,法慧也就很多了,于是也总叫人家放下,这些修行人说的话他也会了,做的事他也都做了,但还是没有多大的体会。

       有一天,绍慈禅师入室向常总禅师请益,他问说,“世尊付金褴,除此之外,别传何物?”

       他问的问题是,世尊交付金褴衣给迦叶(世尊传法给迦叶),所谓的金褴就是衣钵的衣,那么他传这个衣钵给迦叶尊者以外,另外到底还传了什么东西?我想传法不应该只是传一件衣服,也不是只传那个要饭的钵。

       所谓传衣钵,那是因为世尊当时传法的时候,有给迦叶一件特别的袈裟,来象征至尊不在的时候迦叶就可以代表世尊。世尊这件袈裟传给迦叶,就等于宣告说,迦叶尽得世尊的心法,他可以做一代的祖师、一代的传人。

       佛陀“拈花微笑”,只有迦叶尊者一人破颜微笑,说明迦叶尽得心法。

       人生在世,时间有限,至尊要离开之前需要指定一个人,以后你们有任何纷争,我以一衣表信,我给他这件金褴衣,那他以后就是以衣代主。然后历代往下承传,就是那个金褴衣作为信物,这叫传衣钵。

       达摩到中土之后也是一样,把衣钵交给二祖、交给三祖……直到六祖。

       然而到六祖的时候,大家很多误会:哦,原来得到那件衣服和那个钵就会道法通天,就能够成佛了!

       所以就造成很多人去抢六祖的衣钵。

       绍慈禅师显然比去抢衣钵的人要聪明,他知道实际上是应该先得到心法,衣钵只是一个证明而已。

       因此他就问他的师父常总禅师:世尊交付金褴衣给迦叶尊者之外,到底还传了些什么?

拂子抽嘴得顿悟

       常总禅师没有吭声,随后举起拂子(拂子就是掸灰尘的器具,古代修行者人手一只,俗间的人都习惯开玩笑说,那是用来拍蚊子苍蝇的。)

       常总禅师把拂子竖起来,绍慈禅师还是不明他的旨意:师父你竖起一根拂子要做什么?

       绍慈禅师有点不耐烦了:“我来跟你问正经事,而你却不讲话,竖起一根拂子来,这是什么意思?”

       然而常总禅师忽然对着绍慈禅师的嘴巴,抽起了拂尘,“咻咻”给他甩下去,因为他讲话不太礼貌。

       绍慈禅师刚想开口争辩,常总禅师又打过来,打得他没地方躲避。

       忽然那一刹那之间,正在被打得无招架之力的时候,绍慈禅师忽然有所顿悟,于是他夺过常总禅师手中的拂尘,并且马上跪下来,五体投地感谢他的师父常总禅师的开示:感恩师父,我开悟了。

       常总禅师问他,你刚刚忽然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什么要跪下来礼拜?我们两个人正在打架呢,你觉得你打输了是不是?你体会到什么道理要跪拜啊?来来来,你告诉我。

       绍慈禅师说,以后这只拂子就归属给我了吧。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师父,你刚刚用拂子打我的嘴巴,你要教我的道理我懂了,以后这只拂子归我管,我已经步上你的后尘了。你是禅师你会这个,你要教我的也是这个,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我可以当禅师了。

       他的师父常总禅师说,哎呀,30年老将今天终于被这个小子给折倒了,我想要传承这个心法已经30年了,却一直找不到人不能传承下去,今天终于被你悟透了。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131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