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问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12.“致良知”的两大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一个又一个大机会,你学会“注意”了吗?在练习面对气血的每一个当下,你有没有用力呢?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没有练习就没有解脱~这两个“致良知”的关键点,你学会了吗?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11.“致知”——就是觉知心情来了吗?

在之前的节目中,禅师仔细讲解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详细步骤,这些内容引发了不少热议。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在这一期节目中,禅师将为你细细讲述“致知”的真实含义——“致知”,就是觉知心情来了而已吗?这与心法中的“实相”有什么关系呢?怎么才能走到究竟的地步呢?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10. 修身大学问,究竟如何做?

在听完之前的内容后,你可能已经明白了许多,但可能又会出现更多的疑惑:“致知”和“格物”为什么要分开?到底如何感受能量的自由?气自气,我自我,让我们一起跟随禅师的指引,反复练习,成人成己,过轻松自在的人生吧~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9. “宽两秒”——解脱的简易法门

此刻你有心情了,你感觉到了吗?那个感觉的位置,你用手摸到了吗?这些感觉,实际上就是一股能量而已,你看清楚了吗?这些简单的步骤又与经典中的“诚意”、“致知”、“格物”有什么联系呢?听听看,让禅师解开你的疑惑吧~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8. “格物”——心上情绪即能量

想要找到真正的自在与轻松,但究竟如何“格物”?如何真正做到“无我”?什么是“观自在”?想要在尝到精彩七情能量的同时,还能在当下轻松吗?实际上,我们只需要专注在对的方向上就行,静静地看着那股能量升起,逐渐我们就能走在光明磊落的正道上了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7. “格物”——去掉抵抗,做到“无我”

“物”是“知”中的“物”,要格的“物”即不正之“物”。什么叫“心中必有一物”呢?为什么“物”让我们不舒服呢?能量和轻松能在当下同时存在吗?“致知”与“格物”,就像左脚右脚,只有并行才能让我们前行。让我们聆听“格物”的秘密吧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5. “致知”——凡有感觉,必有位置

想要进步,真正做到“正心”,就要从“诚意”开始;而要练习“诚意”,“致知”即支点。从当下开始,检验自己心中的每一个“意”,回到内心的知觉上来,感觉看看,内在是黑豆多还是白豆多呢?具体要落实下来,就要明白:凡有感觉,必有位置。让我们跟着禅师的小实验,一起来找找看~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4. “致知”——“知”的真义即感觉

“知”,到底是知识还是感觉呢?书读得越多,烦恼就会越少吗?王阳明先生说的“致知”,解为“致良知”,这跟解脱情绪的捆绑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说“不虑而知”呢?其实,当七情六欲冲击你的时候,一切的答案都已经在你的胸膛正中


大学问

【大学问实操手册】3. “诚意”——烦恼的根源就在心中

当你在开会的时候,你突然很生气,头脑一直下指令让自己不能生气,但心中那份怒火却不听你的使唤原来,烦恼的根源,就在于内心的那一份“意”。“君子慎其独也”里面的“独”,绝不仅仅是“独自”之义,而是“己所独知”——心中有什么声音,当下有什么“意”,只有你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