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周功课让孩子变懂事

张庆祥讲师

       两天一夜的小树苗内心成长营队结束后,每个小朋友都会带着八周功课回家。有的小朋友完成八周功课后不仅自己变了,连家长也变了,全家一起受益;有的小朋友却没办法完成八周功课;还有的小朋友虽然完成了,但却慢慢又被拉回原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作为老师或者家长,又该怎样应对这样的状况呢?来听讲师解答。

八周功课让孩子变懂事11

       小树苗课程结束后,我们会根据次第来做出安排,给到小孩子八周的功课,八周大约是两个月,为什么要要求两个月?因为如果要求两年,大半的人可能都做不到,如果只要求两周,时间又太短,还形成不了新的习惯。我们要练习的东西其实不少,那我们就把它简约到最简单,浓缩成八个题材。这八个题材大多是小朋友回到家后与人相处的重要节点,我们让他们以此来加以练习。

       规定这些功课有什么目的呢?打个比方,当我们和久未碰面的亲戚朋友见面时,他孩子与人应对进退的表现很得体,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说“这个小孩子真懂事”。他的懂事就体现在与人应对的某个节点上,与你的问候,与他父母的相处。他会主动与你问好,也会在出去玩耍的时候征求和告知父母。在这些节点上,我们就知道,这个小孩子不简单,是有规矩的。

       人与人相处,不外乎是五伦。对于小孩子,除了没有夫妻这一伦,他和父母的关系、和兄弟姐妹的关系、和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在和不同的角色相处。我们观察一个人到底值不值得信任,他的个性、人格好不好,就从与这些不同角色的人相处的节点上来看。所以我们八周的功课的设计,就是在于跟各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如何来相处和做事上。

八周功课让孩子变懂事5

       八周,八个题材,不算尽善尽美,有些粗略,但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比如,孩子放学回到家后,第一件事情应该是做作业,这时候他很想娱乐,看看电视什么的,但他会在功课的引导下慢慢学会分清主次;每天早晨起床看到父母第一眼时,他会主动问候:“爸爸早安,妈妈早安。”光光这一句,父母的心都已经融化了。

       吃饭时,他会体谅母亲的辛苦,去主动帮忙,并且等到所有的饭菜煮完,请父母先就座后他才入座,有余力还会帮父母添饭;出门时,他会主动跟父母报告去向和回家的时间,现在的小孩甩门就走的很多;回家时,他会主动问父母好,当无法按时归家,也会主动打个电话告知妈妈,免得大人担心……渐渐的,我们就知道这个小孩有大有小、心中有他人了。

       小孩子很好教,没有办法落实功课,大部分都是父母的原因。其实小孩都很愿意去做,但父母有时候会觉得麻烦,像有的小孩好不容易领了功课想要回去落实,吃饭时等长辈坐下他才开始吃,结果他的爸爸妈妈却觉得没必要这样,因为他们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父母无法去做正确的事,去示范,这种尊敬关系就建立不起来,小孩子的改变也就有限。

       而八周功课后很多家庭之所以会改变,是当小孩子在落实的时候,他的父母也会从中去发现自己很多不足的地方,他们会觉得和自己的孩子相比,愧对自己的父母,以往对他们竟然这么不周到、不尊重,仪式也不够圆满、慎重。于是,他们跟着孩子一起做,一起改变。吃饭时请爷爷奶奶先就座,帮爷爷奶奶添饭夹菜,等他们动筷子后,再开动。当父母对爷爷奶奶的态度也开始改变时,全家就都会有改变。

八周功课让孩子变懂事3

       小孩子偶尔倒一杯水给父母,父母不会偶尔倒一杯水给爷爷奶奶吗?也会了。小孩子出入的时候会问安,会说“爸爸妈妈我出去了;爸爸妈妈我回来了”,他的爸爸妈妈也跟爷爷奶奶这样说,全家的氛围不就改变了吗?

       有了这些引导,小孩子就会明白,对自己有恩的人要懂得感恩,懂得尊敬。他出去的时候,对于兄长会尊敬,对于老师会尊敬,以后对于公司的长官也会尊敬,应对进退之间他会应对有据,不会不知所措。小孩子在家里懂事,在任何地方人家都会觉得他懂事,因为只是同一套跟人应对进退的办法而已。

       譬如家里的伯伯婶婶来拜访了,小孩子会说“伯伯婶婶早安,找爸爸妈妈是吗?您等一下,我去叫他们来。”简单几句应对进退,通过功课多练习就会了。如果没有练习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搔搔头、扭扭捏捏、躲回房间不关我事。见到这样的小孩,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个小孩挺扭捏的,或者挺害羞、挺内向的。

       但如果一个小孩能够跟你堂堂正正侃侃而谈地应对几句,我们会觉得这个小孩真懂事。同样的道理,在家里扭扭捏捏的,在社会上也就是这样,那人家就会说,这个人难成大器。如果能够侃侃而谈,跟他在一起就很舒服,那这个人就可以成大器。

八周功课让孩子变懂事2

2

       所以,不要小看这八周功课,它就是一个社会缩影,是培养与人应对进退的一种流畅进行,是人跟人相处的一种艺术的起点。虽然我们的练习只是在一个简单的节点上去做,但诱导出来却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善意,一种基本的应对沟通进退的能力。当小孩子端一杯水给父母时,他不会没礼貌的说“拿去”,他会说“爸爸妈妈,您们工作辛苦了,来,喝杯水”,哇,他的父母一听,心里可澎湃了,孩子养这么大,总算没白费。

       这八周功课,家长要重视,一个示范引导的作用对小孩子是多么重要。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做起来很尴尬、很难,因为对自己的父母从来没有这样过,会触及到他们的羞愧心。其实没有做过,第一次都很困难。就像我们做错事后,要去跟当事人说出自己的错误,承认错误并改正,是真的很困难。

       父母要有意识,自己也需要改变,因为这个环节对小孩子真的很重要。如果父母不支持,小孩子一个人是演不了这出戏的,他需要有对象,但对象却不配合。举个例子,小孩子说要等父母先吃,自己再开动,而你却说“赶快吃哦,不快点吃小心我揍你”,这样不就毁了吗?所以我们希望父母能够配合参与。

       另外,当小孩有一个好的改变时,我们要多多鼓励。这八周功课不仅仅只是个功课,不是这个礼拜做完了,下个礼拜就不用了。我们是通过这八周功课教导小孩与人应对进退的基本善意。有的小孩子功课做完后就被打回原形,那是因为他的父母认为完成八周功课后会得到一个小小的礼物,为了拿这个,所以我就好好地只维持这八周。父母把它当成功课来完成,而并没有借由八周功课真正体会到些什么,那是真正曲解了我们设立功课的意思。

       不过纵使这样,有的父母在这些练习过程里面也体会到了好处,于是就继续实施,所以家里小孩的态度就改变了。在家的态度改变,出了社会的态度就不一样,会变得斯文有礼,与人文明相处。当用这种更流畅、更愉悦、更圆满的方式与人相处,长长久久下来,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个性,影响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氛围,这不是很好吗?

       这八周的练习功课,古人就叫做“习礼”。其实并不只是练习礼仪的意思,它真正所包含的是人跟人之间应对进退的艺术,使之变得更善意、更流畅、更圆满。这不是一个很僵化的事情,是训练小孩子发自内心的对父母、对长辈的感恩和尊敬,让他们学会谦卑下来,变得有耐心,而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不要小看“习礼”,里面包含很多东西,它们正在发酵,正在渐渐达成改变。

       各位家长,如果您的小孩有来参加过小树苗内心成长营的课程,回家后正在做八周功课,也就是“习礼”,练习自己的人生该怎么过,练习与人应对进退时怎样让人感觉到善意,练习如何培养自己内在文雅的气质,成为一个明理的人时,希望您不要把它当成儿戏,那就真的会错过很重要的东西。

——本文来源:《幸福内心禅》第347集

分享: